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593|回复: 0

[医药临床] 疏肝理肺补中法治咳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发表于 2017-1-1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病案》

杨某,男,72岁,2008年5月7日就诊。近半月以来,自觉气喘稍咳,动则尤甚,面色少华,不思纳谷,胸胁胀闷。全胸片检查发现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心电图正常。延请导师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教授诊治。

刻诊:察其舌苔白腻,舌质紫斑,脉弦。辨为肝肺不调,饮停胁下。治宜四磨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药用:白参5克(另煎兑入),槟榔10克,葶苈子15克(布包煎),乌药10克,枳实10克,桔梗10克,沉香3克(后下),姜半夏10克,泽泻30克,生甘草5克,大枣7枚。药用3天后,气喘明显减轻,咳嗽止,胸闷亦缓。效不更方,继服1周。复查B超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再诊时以原方去槟榔,加核桃仁30克,炒白术10克,共服半月而愈。

《按》:《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呼吸出入,五脏相关。此案患者喘咳兼见胸胁胀闷,观其舌有紫斑,察其脉弦,单兆伟一改常法,从疏肝理肺入手,取槟榔、枳实、半夏开其郁结,乌药破瘀泄满,沉香以纳气入肾。喘咳之证多为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肝气左升与肺气右降须赖中气的旋转正常,故在疏肝理肺的同时勿忘补益中气。中气如轴,枢轴的转动正常,更要求动而有制,故配合葶苈子、泽泻泻肺利水以治其标,人参、大枣、甘草补中以固其本。

遣方用药的精妙就在于补中药斡旋其间,则四维得以升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恢复,咳喘乃平。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付卧丈 发表于 2025-7-9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肝肺气机论治咳喘之枢要——析单兆伟教授疏肝理肺补中法医案》

(一)病机阐微
本案咳喘病机深合《素问·咳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之旨,尤以肝肺气机失调为要。患者脉弦胁胀、舌现紫斑,显系肝郁乘肺之候。《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谓"肝气左升太过,肺气右降不及",恰为此证写照。单教授独具慧眼,未囿于"肺主气"之常法,而从肝肺气化入手,暗合叶天士"调肝可以安肺"之奥义。

(二)方药析义
四磨汤(槟榔、乌药、沉香、人参)与葶苈大枣泻肺汤相伍,构成升降相因之妙局:
1. 疏肝降逆:槟榔破滞、乌药行气、沉香纳肾,三味共奏"木郁达之"之功,使肝气条达而不上逆犯肺。
2. 泻肺利水:葶苈子配泽泻,既应《金匮要略》"支饮不得息"之治,又合"肺为水之上源"之机,导水饮从三焦而泄。
3. 补中斡旋:人参、大枣、甘草固守中州,取法李东垣"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之论,使枢轴运转而四维得安。

(三)治法精要
此案体现"三焦并治"思维:
上焦:桔梗载药上行,宣通肺络
中焦:半夏和胃,白术健脾(后入)
下焦:沉香引气归元,核桃温肾(后入)
尤妙在初诊急则治标,以泻为补;待水饮渐消,转加核桃仁、白术,暗合"善补者必先实脾"之旨。泽泻用至30克,既利水饮又防补药壅滞,深得仲景泽泻汤"涤饮培土"之法度。

(四)临证启示
1. 舌诊价值:白腻苔示痰湿,紫斑显血瘀,为肝郁血滞之明证,此乃用乌药、枳实之依据。
2. 量效关系:沉香仅用3克后下,取其"气厚下沉"之性,过则耗气。
3. 标本缓急:先开郁利水,后补肾健脾,次第分明。

此案非独治咳喘,实示人"见咳休治咳"之大道。单教授熔丹溪越鞠丸之郁、东垣补中益气之法、仲景泻肺逐饮之方于一炉,堪为"异病同治"之典范。学者当于此参悟"治病必求于本"之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