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06|回复: 0

[文学研究] 三十多年鉴定悬案这本画册真的是曹雪芹亲笔吗

[复制链接]
是飞 发表于 2016-10-5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起曹雪芹,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红楼梦》。长期以来,关于曹雪芹的文物、史料存世一直十分稀少,且备受争议。记者日前采访北京曹雪芹学会和贵州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得知,一部题为种芹人曹霑画册的罕见画册,很可能成为曹学研究的一项重大发现。

三十多年鉴定悬案这本画册真的是曹雪芹亲笔吗

三十多年鉴定悬案这本画册真的是曹雪芹亲笔吗

三十多年鉴定悬案这本画册真的是曹雪芹亲笔吗

三十多年鉴定悬案这本画册真的是曹雪芹亲笔吗

图为《种芹人曹霑画册》内图。

一纸卅年的鉴定意见

故事还得从三十多年前说起。

1983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推动成立了一支由谢稚柳任组长,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任组员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又称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七人小组)。这个小组历时近七年,对中国内地保存的古代书画基本摸清了家底。在此期间,贵州省博物馆将一册题为种芹人曹霑画册的画册请专家小组鉴定。

中华书局文化遗产分社社长、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朱振华近日提出,2015年1月,已故书画鉴赏家杨仁恺遗作《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在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录了杨仁恺对该画册的鉴定意见:画是乾隆时人做,诗与画同时。是否曹氏?待考。杨仁恺笔下的曹氏,即指的是曹雪芹。

9月8日上午,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受邀目验了画册并指出,杨仁恺等人鉴定这一画册的时间,正是他们精力、年纪最好的时候,他本人比较认同杨仁恺的鉴定意见。

一段充满艰辛的寻宝历程

20世纪70年代,贵州省博物馆研究人员陈恒安、刘锦最早发现画册存世的线索。20世纪80年代,贵州省博物馆通过这一线索,从清嘉庆年间曾任陕西巡抚的陶廷杰的后人手中以人民币25元的价格将该画册购得(也有一说是20世纪60年代购得)。当时,画册因被鉴定为伪本,以伪曹霑绢本设色花果人物画册定名,作为参考品藏于馆内仓库,未予重视。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鉴定完毕后,《种芹人曹霑画册》并没能引起太多关注。1988年,《贵州文史丛刊》曾发表《〈种芹人曹霑画册〉真伪初辨》一文。后来,虽然陆续有研究人员围绕这本画册发表学术文章,但因画册一直未能以完整面目示人,致使学界对于画册的真伪莫衷一是,无法达成一致。

按照目前学术界相对公认的说法,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可知,曹雪芹又名曹霑。

2011年3月30日,学者朱新华在《文汇报》上发表《关于曹芹溪的一则史料》一文。之后,沈治钧和崔川荣相继发表了《读陈浩〈生香书屋诗集〉书后》和《曹君芹溪携来李奉常仿云林画的时间问题》,对新史料做了进一步的解读。2012年,北京曹雪芹学会顾斌撰文,就画册和朱文中的新史料这两件涉曹文献展开综合研究,这本画册遂引起学界关注和重视。

一场积聚希望的论证活动

9月7日,贵州省博物馆馆长韩洪一行八名专家学者,会同北京曹雪芹学会走访京城红学、曹学专家,并在北京植物园北京曹雪芹文化中心举办了《种芹人曹霑画册》品鉴会,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

当日,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的见证者、《废艺斋集稿》之《南鹞北鸢考工志》自序双钩的摹写者孔祥泽受邀目验了画册。在对比了画册中西瓜图一幅的题字与《南鹞北鸢考工志》自序双钩中的字迹后,孔祥泽认为两者大致相仿,画册可信程度较高。

品鉴会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认为,画册作伪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但八幅作品是不是都是曹霑所作,则要进一步研究。第六幅西瓜图,从曹霑并题的题字上可以看出应是曹雪芹的作品,其他几幅画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曹雪芹研究》编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俊在发言中对画册的感觉有些将信将疑。他认为,鉴定资料显示画册为乾隆时期的作品,那么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吻合;有说法称画作作者曹霑可能另有其人,但两个人同时名为曹霑又字芹溪的概率比较低。

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段启明建议,对涉及曹雪芹的资料和文物,都不应轻易否定。对八幅画要有一个整体的研究计划,除了种芹人这一幅,其余七幅画的相关研究也很重要。

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任晓辉透露,沈阳某出版单位正在编辑杨仁恺的日记,有望在日记中找到关于当年鉴定《种芹人曹霑画册》的新线索。

hf772697 发表于 2025-6-2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种芹人曹霑画册》真伪考辨刍议

关于贵州省博物馆藏《种芹人曹霑画册》是否确系曹雪芹真迹一事,实为曹学研究领域一桩亟待厘清的公案。今就现有文献与鉴定记录,略陈管见如次:

一、文物鉴定的学术规范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七人小组于1983至1990年间系统考察全国馆藏,其成员皆一时之选。杨仁恺先生"画是乾隆时人做,诗与画同时"的论断,体现了传统鉴定学"断代先于辨人"的基本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七人小组最终仅作"待考"结论,此乃严谨治学态度的体现。考曹雪芹(约1715-1763)现存墨迹,除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南鹞北鸢考工志》双钩摹本外,迄今未见确凿真迹,故对此画册持审慎态度实属必要。

二、文献著录的考据价值
画册题签"种芹人曹霑"之号未见载于敦敏《懋斋诗钞》、敦诚《四松堂集》等直接文献。按曹雪芹现存别号体系,"芹溪""芹圃"皆典出《诗经·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而"种芹"意象虽可通解,然缺乏文献互证。贵州省博物馆购藏过程亦存20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两说,文物来源链条尚欠完整。

三、艺术风格的比对研究
观画册花卉用笔,确有乾隆时期写意特征,然与现存《红楼梦》程甲本插图风格迥异。曹雪芹友人张宜泉《题芹溪居士》诗注"其人工诗善画",但裕瑞《枣窗闲笔》称"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未言及绘画造诣。画作水平与文献记载间尚存阐释空间。

四、学术研究的推进建议
1. 宜尽快公布画册全貌高清影像,便利学界整体研判
2. 需对题款书法与《南鹞北鸢考工志》题记进行笔迹学比对
3. 当考察陶廷杰家族与曹氏交往史料,厘清递藏脉络
4. 建议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检测纸张、颜料年代

昔年徐邦达先生鉴定古画,尝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此画册无论真赝,皆为研究清代文人艺术生态的重要实物。唯愿各方以学术公心,继续深入考索,庶几不负古人遗泽。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甲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十日戌時| 2025/7/4/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