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75|回覆: 1

[成語典故] 汗馬功勞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9-25 07: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汗馬功勞】相關人物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

【汗馬功勞】涵義

汗馬:將士騎的馬奔馳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汗馬功勞】出處

【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

【史記·蕭相國世家】: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待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

【汗馬功勞】辨析

【汗馬功勞】讀音:hàn mǎ gōng láo

【汗馬功勞】近義詞:豐功偉績、勞苦功高、汗馬之勞

【汗馬功勞】反義詞:一事無成、尺寸之功

【汗馬功勞】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汗馬功勞】造句

1、在抗日戰爭中,這位將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人應該永遠銘記。

2、火箭炮的射程遠,殺傷力強,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

3、銷售小組因爲公司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受到讚許。

4、他參加過許多戰役,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仍然很謙虛。

5、這次技能大比武,小張立下了汗馬功勞

6、馬福興自從在新疆政變中,替楊增新立下汗馬功勞後,驕橫跋扈,恣意妄行,瘋狂擴軍。

7、他這回立下了汗馬功勞,地位也隨之煌煌起來。

8、在北京奧運會中,詹姆斯,波什和韋德都曾爲美國隊奪冠立下了汗馬功勞

9、應該說,秦陵的這一首創的確是非同一般,它與秦始皇帝酷愛這支曾爲秦國統一戰爭立下汗馬功勞的軍隊有關。

10、在搶救中毒病人過程中,這位醫生立下了汗馬功勞

【汗馬功勞】成語典故:

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劉邦起兵反秦,蕭何始終幫著他,籌謀劃策,忠心耿耿,是劉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秦亡以後,劉邦又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做了皇帝,蕭何便擔任相國。劉邦認爲論功勞應以蕭何爲第一,所以首先封他爲“酇侯”(酇,縣名,今湖北光化縣),食邑八千戶。但是其餘功臣多不服,他們說:“我們拼死拼命,多的經過百餘戰,少的也打過幾十仗,而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只會耍筆桿、發議論,根本沒上過戰場,封賞反在我們之上,這是什麼道理?”劉邦問道:“你們知道打獵的事嗎?”

大家同聲回答:“知道。”再問道:“那麼你們知道獵狗嗎?”又是同聲回答:“知道。”劉邦於是接著說:“打獵的時候,追殺野獸的是狗,而指示野獸的住處、去向,讓狗去追殺的,卻是人(‘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發蹤指示者人也’)。你們只會追殺,不過是‘功狗’而已,至於蕭何,能‘發蹤指示’,他才是‘功人’。而且你們多數是單身跟隨我,有同族兩三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難得了,可是蕭何,他叫全家族的幾十個男子都參加了我們的軍隊,跟著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勞是怎麼也不能忘記的!”大家聽了,便誰也不吭氣了。

【汗馬功勞】成語接龍:

汗馬功勞→勞民費財→財大氣粗→粗株大葉→葉散冰離→離經叛道→道頭會尾→尾生之信→信筆塗鴉→鴉雀無聲→聲名鵲起→起死回生→生張熟魏→魏紫姚黃→黃絹幼婦→婦孺皆知→知書知禮→禮崩樂壞→壞植散群→群雌粥粥→粥少僧多→多藏厚亡→亡矢遺鏃→鏃礪括羽→羽翼既成→成日成夜→夜雨對床→床上疊床→床上安床→床下安床→床下牛斗→斗轉參橫→橫掃千軍→軍法從事→事與心違→違強陵弱→弱水之隔→隔年皇曆→歷久彌堅→堅如盤石→石火電光→光宗耀祖→祖武宗文→文理俱愜→愜心貴當→當之無愧→愧悔無地→地主之儀→儀表不凡→凡桃俗李→李郭仙舟→舟水之喻→喻之以理→理所不容→容膝之地→地上天官→官偪民反→反手可得→得薄能鮮→鮮艷奪目→目擩耳染→染指垂涎→涎玉沫珠→珠流璧轉→轉鬥千里→裡應外合→合而爲一→一窮二白→白黑分明→明察暗訪→訪親問友→友風子雨→雨零星亂→亂世英雄→雄視一世→世態人情→情比金堅→堅甲利兵→兵不由將→將無做有

 
高杉 發表於 2025-4-24 20: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汗馬功勞"之文武殊途與功業本同】

"汗馬功勞"一典,實蘊中國傳統文化中"文武之道"的深刻辯證。韓非子【五蠹】首言"汗馬之勞",太史公【蕭相國世家】復以蕭何事闡發,二者相映,揭示出功業評價的核心標準不在形式而在實質。

考蕭何之功,其要者三:楚漢相爭時鎮守關中,"轉漕關中,給食不乏";舉韓信於行伍,定三秦之策;漢興後制律令、安黎庶。此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功。劉邦以獵爲喻,謂功臣如獵犬,蕭何乃發蹤指示之人,實點明謀略之功不遜於疆場廝殺。唐代杜佑【通典】論"將帥"云:"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正與此理相通。

細究"汗馬"本義,【周禮·夏官】已有"馬八尺以上爲龍"的記載,戰馬在古代戰爭中的核心地位可見一斑。【吳子·治兵】更直言:"馬必安其處所,適其水草",足見養馬之勞等同戰備。故"汗馬"二字,實濃縮古代軍事後勤體系之精要。蕭何主政關中時的糧餉供給,恰是另一種形式的"汗馬之勞"。

今人用此成語,多側重辛勤貢獻之義,此乃詞義自然流變。然察其本原,當知【韓非子】所謂"棄私家之事"的奉獻精神,才是"汗馬功勞"的精神內核。宋儒朱熹注【論語】"事君盡禮"時言:"人臣任職,無大小皆當竭力",正是對此的延伸闡釋。

至若現代職場,技術研發者之"文功"與銷售團隊之"武功",猶似蕭何與樊噲之別。明代呂坤【呻吟語】有云:"成大功者不恤小嫌",無論何種形式的貢獻,只要符合"爲公忘私"的本質,皆可謂之"汗馬功勞"。此乃中華文化對功業評價的獨特智慧,亦今人承用此語時當深思者。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