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與【魑魅魍魎】相關人物主人公:炎帝 蚩尤 黃帝 【魑魅魍魎】怎麼讀:chī mèi wǎng liǎng 【魑魅魍魎】涵義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是古代漢族傳說中害人的鬼怪的統稱。 【魑魅魍魎】出處【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左傳·宣公三年】:“螭(魑)魅罔兩;莫能逢之。” 【史記·五帝本紀】索隱引服虔云:“魑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 【山海經·四次四經】:“剛山多神(光鬼,該字在多數文字編碼中無法顯示),其狀人面獸身,一足一手,其音如欽。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木石之怪也。 【通典·樂典】:“蚩尤氏帥魑魅與黃帝戰於涿鹿,帝命吹角作龍吟以御之,余驚慌而退也。” 【路史·後紀四】:“蚩尤乃驅罔兩,以肆志於諸侯。 【魑魅魍魎】的近義詞和反義詞:【近義詞】:牛鬼蛇神 妖魔鬼怪 為鬼為蜮 【反義詞】:志士仁人 【魑魅魍魎】故事的主人公簡介: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 蚩尤,中國神話傳說上古時代九黎族首領,驍勇善戰,被奉為兵主戰神。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 【魑魅魍魎】歷史典故經過:大約四千多年以前,炎黃二帝爭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後,做了黃帝的一名隨從,後來找機會逃了出來,回到炎帝的身邊去,力勸炎帝重起戰事,洗雪阪泉之恥。但是,炎帝已經年邁力弱,又不忍因自己發動戰爭而讓百姓遭殃,沒有聽從蚩尤的建議。蚩尤只好去發動他的兄弟們,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澤間的魑魅魍魎等鬼怪,率領大軍,打着炎帝的旗號,向黃帝發起了挑戰。黃帝聽到蚩尤發動大軍也不禁大吃一驚,他想施以仁義感化蚩尤,但蚩尤並未被感化,雙方在逐鹿展開了大戰。蚩尤使用魔法,擺出了毒霧陣,把黃帝的軍隊圍困起來。但是,黃帝駕着謀臣風后發明的指南車,指揮軍隊衝出了毒霧陣。蚩尤又派魑魅魍魎去作戰,黃帝則叫兵士們用牛角軍號吹出了龍的聲音,嚇跑了這些鬼怪們。 由此可見魑魅魍魎不管在古時還是現在都是指一些雜牌小妖,傳到**反而變有名了,據說魑魅魍魎專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紅身、尖耳、頭長角為主要特徵,**民間傳說在荒野無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長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魎,都是木、石、禽、獸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