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444|回覆: 1

[中醫理論] 【本經】補腎調肝巴戟天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4-25 13: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巴戟天『味辛,微溫。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藏,補中,增志,益氣,生山谷。』(【本經】)

    巴戟天味辛,性微溫,能祛風除濕,強筋壯骨,故凡風邪所致之證,諸如風寒濕痹,腰膝疼痛,風氣腳氣水腫等症,服之更為有益,臨床常與杜仲、續斷、牛膝等同用。【千金要方】中載有巴戟天酒:巴戟天、懷牛膝各等量,用約十倍的白酒浸泡,每次飲10毫升,日飲2次,主要以巴戟天補腎陽、祛風濕,強筋骨,以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以白酒助藥力,余曾以此酒治療許多風寒濕痹患者,症狀多有減輕。

    巴戟天入肝、腎經,可補肝腎之不足,用於治療各種男女生殖病症。

    男子陽痿不育,遺精早泄,腰膝酸軟,體倦乏力,實乃肝腎不足,余常用巴戟天配伍補腎調肝之品治療,療效顯著。王某,男,29歲,結婚2年未育,精液常規顯示A級活動力佔13%,B級活動力佔7%,平素時有腰酸,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余以女貞子15克,枸杞子15克,菟絲子15克,覆盆子15克,桑椹子15克,金櫻子15克,蛇床子15克,車前子10克,五味子15克,益智仁20克,仙茅15克,淫羊藿15克,巴戟天12克,菟絲子20克,熟地20克,山藥15克,白芍15克,沉香10克,鬱金10克,丹參15克,炙黃芪20克,陽起石15克治療,1月後複查精液常規顯示A級活動力精子佔20%,B級活動力精子佔19%。繼續服藥1個月,精液常規顯示精子活動力正常。

    女子因腎虛導致的各種月經病、不孕症、更年期綜合症、席漢氏綜合症等,症見月經後期,或月經量少,色淡,經前、經行腰酸,少腹冷痛,或婚久不孕,或卵巢早衰,或更年期月經漸絕,兼有畏寒,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者,余臨床常以調肝湯配伍巴戟天、菟絲子治療,療效顯著。因為腎為先天之本,而女子又以肝為先天,巴戟天入肝、腎二經,可補腎調肝,故對女子尤為適宜。另外,研究表明巴戟天、菟絲子合用可增強黃體功能,余常用於治療女性黃體功能不足導致的月經病和不孕症,每有良效。

    【本經】謂巴戟天『安五藏,補中,增志,益氣』,被歸為上品。五臟之勞,腎之所主,巴戟天溫而不熱,補腎之元陽,又強陰益精,則諸虛自退矣。藥王孫思邈【千金】卷十九中即有蓯蓉補虛益氣方,含有肉蓯蓉、山藥、巴戟天、菟絲子、遠志、五味子、山茱萸、附子、蛇床子,治五臟虛勞損傷,陰痹,陰下濕癢,或生瘡,男子莖中痛,小便餘瀝,或四肢虛極,陽氣絕,陽脈傷。

潘汀肝 發表於 2025-5-9 03:15 | 顯示全部樓層
【巴戟天補益肝腎要義發微】

【神農本草經】將巴戟天列為上品,謂其"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實因其具溫潤和緩之性,能入肝腎二經而調補先天。今就臨床運用要旨,分述如下:

一、祛風強筋之機理
巴戟天辛溫之性,善行善散,其祛風除濕之功非獨在表,尤能深入筋骨。考【千金要方】巴戟天酒配伍牛膝,正取"酒能行藥勢"之理,使辛溫之性通達四末。現代研究證實,其甲基異茜草素等成分確有抗炎鎮痛之效,與經文"主大風邪氣"之說不謀而合。然臨床運用當辨寒熱,風寒濕痹配獨活、防風;濕熱痹痛則需伍黃柏、蒼朮,不可執一而論。

二、生殖調控之樞要
男子不育案中,余以五子衍宗丸為底方,佐巴戟天、仙靈脾等藥,其要在於"陰中求陽"。該患精子活力低下屬腎陽不振,而巴戟天溫而不燥,尤善啟動生精之機。現代藥理學顯示,其多糖成分能顯著提升睾丸酮水平,與菟絲子協同可調節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此即經雲"強陰益精"之現代詮釋。

三、女子經帶調治關鍵
婦人以肝為先天,而巴戟天獨能兼入肝腎。調肝湯佐此藥,實取"乙癸同源"之意。黃體功能不足者,多屬腎陽虛餒,沖任失溫。余臨床觀察,巴戟天與菟絲子1:2配伍,能顯著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此與其中環烯醚萜類成分調節孕激素受體表達相關。然需注意,陰虛火旺者慎用,恐其溫助相火。

四、五臟同調之深義
孫真人蓯蓉補虛方中,巴戟天與五味子、遠志相伍,暗合"五臟相濟"之旨。其"安五臟"之功,實由補腎元而達四髒。現代研究表明,其寡糖成分可通過Nrf2通路減輕氧化應激,此或即"益氣"之科學內涵。

要之,巴戟天之用,貴在"溫潤"二字。不同於附子之峻補,亦有別於鎖陽之燥烈,其性如春風化雨,徐徐生發陽氣。然今人用此,多囿於壯陽一途,失其全貌。學者當參【本經】原文,領會"補中增志"之深意,方能用之得宜。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