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24|回复: 2

[中医养生] 枸杞怎么吃效果最好 人人都适合吃枸杞吗

[复制链接]
顺天道化 发表于 2016-4-11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养生保健是大家现在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了,而保健品也就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其实我们平时经常吃的枸杞不仅是一种传统中药,而且也属于是保健品之一,生活中我们常见大家泡枸杞水或是吃枸杞来养生保健。不过枸杞怎么吃效果最好呢?是人人都适合吃枸杞吗?

连续吃才有效 每天不超30克

连续吃才有效 每天不超30克

连续吃才有效 每天不超30克

枸杞的吃法有很多,不同的人喜爱吃枸杞的方法不同,不过要想有效果是应该要连续吃的,但还要注意每天吃枸杞的克数不能超过30克。枸杞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食品之一,在医学上,通常认为枸杞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养阴的功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的叶、花、根也是上等的美食补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含有胡萝卜素、甜菜碱、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具有增加白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新生的药理作用,还可降血压、血糖、血脂。

随着人们养生保健观念的越来越强,大家对于枸杞这一保健品的功效和好处也是认识的越来越清楚。如果我们往往是想起来的时候才会吃一些。若想让枸杞达到一定的功效,必须坚持天天吃才行。但是,每天服用枸杞的量,也是有讲究的,超量服用,会导致弊大于利。对于想要达到明目效果的人,每天服用10克就可以了;对于想达到补肾效果的人,每天服用15克左右;想达到减肥效果的,可以每天服用30克左右。

延伸阅读:

春季饮食注意什么 要想养生这些事项要多加注意

春天吃什么养生 几种常见食物帮你养生又保健

« 起始页123末尾页 »
儁雄 发表于 2025-6-27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枸杞服食法要暨体质宜忌论》

枸杞一物,自《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医家皆重其"补益精气,强盛阴道"之功。然今人但知其利,不察其弊,余今据《内经》"谨和五味"之训,分述其要。

一、服食法度
1. 剂量准则
《本草正》明言:"枸杞味重而纯,补阴补气。"然"补阴之功,缓而难见"。每日10-30克为宜,需分体质而定:
• 肝阴不足者(目涩咽干)以10克杭白菊配伍
• 肾精亏虚者(腰膝酸软)可配15克黑芝麻
• 虚劳羸瘦者当与20克黄精同煎

2. 炮制要诀
• 生啖:择粒大肉厚者,晨起空腹嚼服7粒,取"朝服补阳"之义(见《食疗本草》)
• 茶饮:60℃温水浸泡,保留完整多糖结构
• 膏方:冬至前后以宁夏中宁道地药材熬膏,佐少量陈皮理气

二、体质辨证
非人人皆宜,当审证施治:
1. 宜用者
• 阴虚体质(舌红少苔,脉细数)
• 久视伤血之办公人群
• 更年期阴血亏虚者

2. 禁忌证
• 湿热壅盛(舌苔黄腻)者忌用,恐助湿生热
• 外感发热时禁用,违者恐闭门留寇
• 脾虚便溏者当佐白术、茯苓

三、古今验证
《千金翼方》载枸杞酒方:"十一月采子,暴干煮饮。"今研究证实其含甜菜碱、玉米黄质,然须注意:
• 持续服用3个月方显效
• 与维生素A同服需间隔2时辰
• 血糖异常者应监测餐后血糖

结语:枸杞虽为平补上品,然须"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语)。今人养生,当遵《遵生八笺》"四时调摄"之旨,不可执一物而求全效。若阴虚火旺之体,可佐麦冬;阳虚者宜配桂圆,方得中和之道。
冯夕底 发表于 2025-6-2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枸杞服食刍议:辨体施补与食养要旨》

枸杞一物,自古为医家所重。《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上品,称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然今人服食,多不明其性味归经之理,徒效仿形制,实有违中医"辨证施治"之旨。今就枸杞服食之道,略陈管见。

一、枸杞性味与归经要义
枸杞甘平质润,归肝、肾、肺三经。其补益之功,尤以滋肾填精、养肝明目为著。然《本草备要》明言:"枸杞虽为平补之品,然性偏温润。"故阴虚火旺者宜之,而湿热内蕴、脾虚便溏者当慎。现代药理虽证实其含甜菜碱、枸杞多糖等活性成分,然中医用药首重整体平衡,非成分简单叠加。

二、服食之法度
1. 剂量准则
《中国药典》载明枸杞日用剂量为6-12克。所谓"每日不超30克"之说,实为特殊调理之量,非常规养生之度。建议:
日常调养:6-10克(约20-30粒)
冬令进补:10-15克
治疗用量:须遵医嘱

2. 配伍之道
配菊花:平肝明目(适合目涩者)
配黄精:滋阴润肺(适合干咳者)
配山楂:化浊降脂(适合血脂偏高者)
单味久服:易生壅滞,当佐陈皮等理气之品

三、体质辨证要点
1. 适宜人群
肝肾阴虚: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精血不足:见视物昏花、须发早白
虚劳咳嗽:见干咳少痰

2. 禁忌人群
外感发热者(恐闭门留寇)
脾虚湿盛者(易致腹泻)
实热体质者(可能助火)

四、古今服食法评骘
1. 传统法度
嚼服:晨起空腹嚼食7粒(《遵生八笺》法)
膏方:配伍阿胶、黑芝麻制膏
药膳:与粳米煮粥(见《饮膳正要》)

2. 现代用法反思
沸水冲泡:有效成分溶出率不足三成
配伍绿茶:茶多酚与铁质结合反失其效
工业加工品:多经硫磺熏制,损其本性

结语:
枸杞虽为食药两宜之品,然须明"食饮有节"之理。建议服食前当辨明体质,最好经中医师四诊合参。另需知"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养生之本,在于起居有常、精神内守,非独恃一物之功也。今人若欲深究,可参《本草纲目》"枸杞"条及《食疗本草》相关论述,庶几得其真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一日卯時| 2025/7/25/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