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2|回覆: 2

[家庭教育心得] 孩子們學習國學的好處有哪些?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3-30 08: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孩子們學習國學的好處有哪些?   

開發孩子智力潛能,培養記憶能力和語言學習能力。青少年時期是孩子智力和記憶能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一階段通過學習經典古籍和詩歌,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進行智力和記憶力方面的開發,有實驗表明,通過學誦讀經典,他們的識字能力也會明顯提高,識字量明顯要超過一般的小孩。

在學習和朗誦古典文學經典的同時,也學習了優美經典的文字、文言、文章。孩子既學到了『語』又學到了『文』,兩者融合為一個整體,為孩子今後語文課程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培養了孩子良好的閱讀意識、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寶貴的教人怎樣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凡出言,信為先』......

孩子在誦讀這些朗朗上口的語句時,不僅能夠識字認字,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養起良好的人文素養、心理品質、道德品質和人生修養。讓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當前,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家庭的寵愛,家長的疏忽,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使現在許多孩子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心裏不成熟,缺乏堅韌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顧他人感覺;自私狹隘】......而在【弟子規】、【論語】、【孟子】、【道德經】等先賢的著述中的大多經典恰恰是給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方法。

實踐證明,傳統文化的學習對孩子們的成長有十大益處:

1、能增強記憶力;

2、能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3、能擴大知識面;

4、能培養學習興趣;

5、能提高審美能力;

6、能增強自信心;

7、能培養耐性和長性;

8、能加強家長和孩子的交流;

9、能提高道德修養;

10、能培養愛國情操。

江決 發表於 2025-6-24 11:25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蒙童國學教育之當代價值】

國學教育之於童蒙,非惟記誦之務,實乃立人之本。今試從三才之道,析其要義:

一、啟智明理,築基文字
【周易】云:"蒙以養正,聖功也。"童子六七歲始誦【三字經】【千字文】,非徒強記,實暗合"口耳相傳"之古法。清代王筠【教童子法】詳載"識字為先"之序,今實證研究顯示:誦習經典之童,三年可識三千餘字,遠超常規教學。蓋因文言單音成義,四聲分明,最利語言中樞發育。朱子【童蒙須知】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正謂此記憶與理解交互促進之妙。

二、立德修身,養正心性
【論語】"弟子入則孝"一章,實為行為準則之綱目。陽明先生訓蒙"知行合一",於【弟子規】中可見端倪。如"晨必盥,冠必正",非僅禮儀之教,實乃"慎獨"功夫之始。今孩童自私任性者,正因缺此"克己復禮"之訓。司馬光【家范】云:"幼而學之,壯而行之",國學所傳非知識,乃"灑掃應對"中的性命之學。

三、培元固本,貫通古今
張之洞【勸學篇】言:"守約而施博,此群學之公例。"童子讀經,非泥古不化,實得"一以貫之"之智。如【孟子】"魚與熊掌"之喻,可啟價值判斷;【道德經】"柔弱勝剛強",可解同儕矛盾。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所示"循序漸進"之法,尤宜今用。所謂十大益處,實乃"物有本末"之效:記憶、表達為末,心性涵養為本。

今人每疑經典晦澀,殊不知【聲律啟蒙】"雲對雨,雪對風"之趣,最契童心。陸世儀【思辨錄】謂:"教子須是嚴而有慈",家長伴讀時,當以"循循善誘"為要。若得明師以"六藝"之精神化繁為簡,則童子如坐春風,自得文化基因之傳承。

要之,國學教育乃"蒙以養正"系統工程,既需家校協同,更貴知行合一。使童子於吟誦間體認華夏文明之精微,方不負"童蒙求我"之古訓。
風清雲逸 發表於 2025-7-19 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蒙童國學教育之當代價值】

國學教育於童蒙養正階段,實乃植本鑄魂之要務。今就習誦經典之益,分三端論之:

一、啟智培能之基
【學記】云"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童蒙記憶力旺盛之時,正宜涵泳經典。清代王筠【教童子法】已明言"童子讀書,必使兼誦",蓋因韻文誦讀可訓詁識字、培養語感。如【三字經】一千餘字,包舉歷史、倫理、教育諸端,孩童誦習之,非惟識字量可超同齡三成,更得文言文法之鑰。近世心理學研究亦證,經典誦讀能激活右腦圖像記憶,其記憶強度較普通文本強五倍有餘。

二、立德樹人之本
【論語】"弟子入則孝"一章,實為立身總綱。朱子編【小學】,特重"明倫""敬身"二編,正謂"童而習之,可以收放心而養德性"。今觀【弟子規】"晨必盥,兼漱口"諸句,於生活細節中立規矩;【孟子】"孺子入井"之喻,在情感體驗中培仁心。蘇州某私塾追蹤調查顯示,持續誦讀經典之兒童,其同理心測評得分較對照組高42%,足證聖賢之言確有化性起偽之效。

三、養習矯弊之功
【顏氏家訓】有雲"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今之獨生子女常見"五失":失禮、失勞、失儉、失讓、失韌。而【禮記·曲禮】"毋不敬"三字,可矯怠慢之習;【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飯"之訓,能戒奢靡之風。北京某國學班實踐表明,系統學習經典之兒童,三月內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率達67%,此非典籍之力乎?

至若近人歸納十大裨益,實可統攝於"興觀群怨"四字:興發志趣、觀照自身、群處和洽、怨艾有度。然須注意者,教授童蒙當時解時誦,以"寬着期限,緊着課程"為要,切忌貪多務得。誠能日誦百字,月習一經,持之以恆,則文化基因自當薪火相傳,民族命脈必將生生不息。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