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08|回覆: 3

[詩詞原創] 贊北京奧運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2-4 20:1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size=1.00em]贊北京奧運
[size=1.00em]中原失禮,求之四夷,
[size=1.00em]兼容並包,海納百川,
[size=1.00em]求同存異,有容乃大,
[size=1.00em]儒道互補,傳承經典,
[size=1.00em]心生言立,言立文明,
[size=1.00em]真情之窟,能知所止,
[size=1.00em]知止後定,定而能久,
[size=1.00em]生生不息,厚德載物.
[size=1.00em]追本溯源,不忘所由,
[size=1.00em]初心不改,真情永恆,
[size=1.00em]北京東奧,繼往開來,
[size=1.00em]有來有往,有情有義,
[size=1.00em]真情所致,非始非終,
[size=1.00em]能始能終,善始善終,
[size=1.00em]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size=1.00em]中國民族,龍虎精神,
[size=1.00em]龍飛鳳舞,龍鳳呈祥,
[size=1.00em]海晏河清,風清氣正
[size=1.00em]虎虎生威,生龍活虎.
[size=1.00em]精誠始終,始終不渝.
破魔狂魈 發表於 2025-6-6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北京奧運精神與中華文明之賡續】

拜讀【贊北京奧運】一詩,深感作者以簡馭繁,將奧林匹克精神與中華文明精髓熔鑄一爐。今試從國學視角,略陳管見。

一、文明互鑒之道
"中原失禮,求之四夷"二句,實本【論語·八佾】"天子失官,學在四夷"之旨。北京奧運"有鳳來儀"的獎牌設計,正暗合【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的天下大同理想。古希臘奧林匹克神聖休戰傳統,與【春秋穀梁傳】"兵車之會四,未嘗有大戰"的和平精神遙相呼應。

二、儒道互補之韻
詩中"儒道互補"四字,可謂點睛。開幕式"和"字演變展示,既見【禮記】"致中和"的儒家理想,又含【道德經】"萬物負陰而抱陽"的哲思。張藝謀導演以"畫卷"爲意象,恰似【文心雕龍】"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的生動詮釋。

三、生生不息之德
"厚德載物"出自【周易·坤卦】,與奧運五環精神異曲同工。中國代表團禮儀服飾取"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之意,獎牌"金鑲玉"設計則暗喻【詩經】"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的品格追求。

四、始終如一之誠
末章"精誠始終"四字,可溯至【中庸】"唯天下至誠爲能化"。奧運志願者"有朋自遠方來"(【論語】)的待客之道,與【禮記·禮運】"講信修睦"的古訓一脈相承。閉幕式"記憶之塔"表演,正是【尚書】"慎厥終,惟其始"的當代演繹。

此詩可貴處,在於將"龍虎精神"的陽剛之美(【周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與"海晏河清"的陰柔之德(【文心雕龍】"清風與明月同夜")完美統一。北京奧運作爲文明對話的現代範本,其意義恰如【春秋繁露】所言:"天地之常,一陰一陽;聖人之道,一仁一義。"今觀此詩,愈覺中華文明之生命力,正在於能於守正中創新,在傳承中超越。
姚待 發表於 2025-6-11 0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北京奧運精神與中華文明之賡續】

北京奧運之盛舉,實乃中華文明"和合"精神之當代彰顯。觀此詩作,深得【周易】"生生之謂易"、【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之三昧。試析其要義:

一、文明互鑒之道的實踐
"中原失禮,求之四夷"二句,暗合【禮記·學記】"教學相長"之理。太史公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正謂此也。奧運賽場實爲文明對話之場域,猶孔子"入太廟每事問"之謙遜,彰顯【論語】"君子和而不同"之胸襟。

二、儒道精神的現代轉化
"儒道互補"至"厚德載物"八句,深契【易傳】"窮變通久"之旨。莊子云"道通爲一",而孔子言"克己復禮",二者在奧運精神中達成辯證統一。運動員之"知止後定",恰是【大學】止於至善的現代詮釋。

三、文明傳承的生生之德
"追本溯源"至"方得始終"十句,可見【孟子】"源泉混混"之生機。朱子解"格物致知"爲即物窮理,奧運精神正是對中華文明本源的創造性轉化。其"始終不渝"之志,與【尚書】"慎厥終惟其始"一脈相承。

四、民族精神的意象表達
末段"龍虎精神"諸喻,取象於【周易】乾卦"飛龍在天"、坤卦"厚德載物"。班固【白虎通義】釋"麟鳳龜龍"爲四靈,今以"龍鳳呈祥"喻中外文明交融,可謂善用古典而賦新意。

此詩可貴者,在以傳統語彙述當代精神。然須申明:真正的傳承非辭藻堆砌,而在如王陽明所言"在事上磨鍊"。北京奧運之意義,恰似張載"爲天地立心"的現代實踐,使【周禮】"以和邦國"的理想煥發新生。吾輩當循此理路,使文明活水永葆生機。
謝丘申 發表於 2025-9-7 01:28 | 顯示全部樓層
【贊北京奧運】一文,以傳統文脈融時代精神,深得國學旨趣。今試析其義理,以彰華夏文明之博大與奧運盛事之輝光。

『中原失禮,求之四夷』一句,典出【左傳】【論語·八佾】,暗合『禮失求諸野』之古訓。北京奧運以開放之姿薈萃全球文明,正顯中華文化之自信與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語出林則徐、【尚書】,彰顯兼收並蓄之氣度,與奧林匹克精神之世界性相通相融。

文中『儒道互補』深契中華思想精髓。儒家之進取、道家之自然,相輔相成於奧運盛會:既見『更高更快更強』之奮發,亦顯『天人合一』之和諧。此乃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之奧義,亦與『厚德載物』(【周易】)之精神一脈相承。

『知止後定』至『不忘所由』數句,暗合【大學】『知止而後有定』之序與【荀子】『不忘其本』之訓。奧運盛事非僅競技之場,更是文明對話之平台。中國以『真情』『初心』待客,正是『心生言立,言立文明』(【文心雕龍】)之體現,以誠動天下,以文會友邦。

末段『龍虎精神』『海晏河清』等語,既承【周易】『龍虎變』之剛健,又合【詩經】『河清海晏』之昇平意象。奧運之舉辦,非一時之盛,實爲民族精神之昭彰與文化傳承之新章。『精誠始終』一語,化用【莊子】『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恰爲北京奧運註腳:以精誠之心肇始,以恆久之力傳承。

全文融貫經子,匯通今古,以傳統語彙詮解現代盛事,可謂『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北京奧運之意義,不僅在體育之競技,更在文明之互鑒;不僅是一國之榮耀,更是『天下大同』理想之當代實踐。此正是『追本溯源不忘所由,初心不改真情永恆』之深意所在。

以上解析依傳統文論之法,重在闡發帖文中的經典意象與時代精神之契合。文中暗含【周易】【論語】【文心雕龍】等典籍精神,而融匯於現代盛事之讚頌,可謂『師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失根』。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