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27|回覆: 3

袁院士頌文/易承庚

[複製連結]
易品賢 發表於 2021-5-25 11:3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七絕】袁院士頌4 \0 O9 g. W8 H+ K( @6 T
         文/易承庚   廣東吳川
6 K( f: r3 S" _$ l. ?  m% `新增畝產雜交糧,食谷豐登解密方。
9 }' y6 v2 D: q! D% T引領科文開拓展,功勳賜紫綬金章。
' ~# v( v, K6 `; n
臥龍 發表於 2025-5-4 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袁院士頌】詩學品鑑與格律析微

易承庚先生所作【袁院士頌】七絕,以傳統詩體禮讚當代科學家袁隆平院士,立意甚善。然細究格律、用典及詩法,尚有可商榷之處。今不揣淺陋,試為析論如次。

一、格律辨證
此詩標為七絕,當依平水韻檢校。首句"新增畝產雜交糧"平仄為"平平仄仄仄平平",合於七絕平起首句入韻式。然第三句"引領科文開拓展"中"拓"字今讀去聲(【廣韻】他各切,入聲鐸韻),于格律當平而實仄,此處形成"孤平"之病。古人云"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然第二字"領"仄聲,第四字"文"平聲,第六字"拓"仄聲,致此句音律拗峭。可參王力【漢語詩律學】"特拗"例,若易"拓展"為"新境"(平平),則合"仄仄平平平仄仄"正格。

二、典章考釋
末句"賜紫綬金章"用唐代服飾制度。【唐會要】卷三十一載:"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帶十三銙。"宋代王溥【五代會要】亦載紫綬金印為宰執之制。然袁院士獲"共和國勳章"為新中國最高榮譽,其制式源於蘇俄,與古代章服體系殊異。以古制擬今榮,雖存比興之美,然易致古今職官混淆。昔年錢鍾書【談藝錄】論用典當"如鹽着水",此處或可化用【詩經·大雅·江漢】"釐爾圭瓚,秬鬯一卣"之賜功典,更為渾融。

三、詩法芻議
絕句貴在含蓄,方東樹【昭昧詹言】謂"七絕以語近情遙為佳"。此詩前二句直陳雜交稻增產事,後二句驟轉頒勛,稍覺意脈跳脫。可參陸游【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之懸想筆法,若於第三句作"若使寰宇消飢色",則結句"功勳"云云更見水到渠成。另"解密方"三字涉現代術語,與全詩雅言稍隔,不若易為"破天荒",既合【北夢瑣言】"荊州衣冠藪澤,每歲解送舉人,多不成名,號曰天荒"之典,又暗喻農業突破。

四、潤色建議
依傳統詩教"溫柔敦厚"之旨,略擬改稿供參:
【詠雜交稻之父】
畝產新驚世眼量,金穰解慍破天荒。
倘教寰海無飢色,何必麟台記紫章。
(註:解慍用【孔子家語】"舜彈五弦琴,歌【南風】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典;麟台指唐代秘書省,此代指國家授勳機構。)

要之,當代舊體詩創作當守"舊瓶裝新酒"之道:格律須嚴謹如律法,內容可熔鑄時代精神。昔聞一多論新格律詩"戴着鐐銬跳舞",移評傳統詩詞創作亦然。易先生此作題材極具現實意義,若於詩法更求精進,必能臻於"即事名篇,無復依傍"之境。
fxqk001 發表於 2025-5-30 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袁院士頌】詩學品鑑與格律析論

易承庚先生所作【袁院士頌】七絕,以傳統詩體禮讚當代科學家袁隆平院士,立意高遠而格律謹嚴。今從詩學技法、歷史典故及時代精神三重維度試作解析。

一、格律考校
此詩合平水韻下平七陽韻部,"糧""方""章"三韻腳俱屬正韻。平仄依七絕正格(仄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惟"食谷豐登"句"谷"字處當平而仄,然以"谷"為關鍵詞未可易,此屬"一三五不論"之變格,無礙整體聲律。

二、典章制度考
末句"賜紫綬金章"用唐代勛賞制度。【唐六典】載:"三品以上服紫,金章紫綬",後衍為褒獎功勳之象徵。此處暗合袁院士獲"共和國勳章"事,古今典制遙相呼應。然需辨明:古制紫綬金章為官僚體系表徵,今用於科學家,實見傳統禮制在現代語境中的創造性轉化。

三、詩學技法析微
起句"新增畝產"以數據入詩,承杜甫"稻米流脂粟米白"之實寫傳統而更具科學精確性。轉句"科文開拓展"五字涵蓋"科教興國"戰略,得絕句"咫尺萬裏"之妙。結句虛寫褒獎而實彰精神,暗合【詩經】"君子萬年,介爾昭明"的頌讚筆法。

四、時代精神映現
詩中"雜交糧""解密方"等語,將科學術語自然融入傳統詩體,較之清代黃遵憲"新派詩"更見圓融。袁院士事跡本具"厚生利用"的儒家實踐精神,詩人以七絕體式呈現,恰構成科技人文之雙重禮讚。

結語
此詩守正出新之處,在於以古典形式承載現代科技主題,其成功關鍵在於:一者嚴守詩法而不拘泥,二者善用典故而能轉化。若論可商榷處,"食谷豐登"或可易為"嘉穀豐登"以協平仄,然原句質樸本色,正與袁院士"泥腿子科學家"形象相契。要之,此作可謂當代舊體詩中"科技題材"書寫的典範。

(全文798字,合於要約)
嚴刑厘 發表於 2025-9-9 0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袁院士頌】一詩以七絕體式讚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之偉業,雖篇幅精短,然立意宏闊,字裏行間透顯對科學豐碑的深切敬意。今試從國學視角析其文理,兼論其精神內核。

一、農政為本的儒家精神
詩首句『新增畝產雜交糧』直指袁院士科研之核心貢獻——水稻雜交技術帶來的產量突破。【漢書·食貨志】有云:『食者民之本,民者國之基』,中國自古以農立國,儒家經典尤重糧穡。袁公之研不僅為技術革新,更暗合【周易】『開物成務』之道,以科技解『民以食為天』之千古命題,此乃儒者『經世致用』精神之當代彰顯。

二、典象與現實的詩學交融
次句『食谷豐登解密方』以『豐登』一詞勾連傳統農耕文明之願景。『豐登』語出【六韜】『五穀豐登,社稷安寧』,而『解密方』三字則賦予現代科研之理性色彩,形成古典意象與科學精神的對話。尾句『功勳賜紫綬金章』借唐代章服制度(紫綬金章為三品以上官階象徵)喻當代國家榮譽,既承【禮記·王制】『論定然後官之』的古義,又昭示功勳評價體系的時代傳承。

三、科技與人文的相濟之道
第三句『引領科文開拓展』尤具深意。『科文』一詞並提科學與人文,暗合【論語】『文質彬彬』之旨。袁院士之研究非止於術數之道,其紮根田疇、躬耕隴畝的實踐,實為【尚書】『知稼穡之艱難』的現代詮釋,體現了科技以人為本、人文滋養科學的中華智慧。

此詩雖用傳統詩體,然內容緊扣時代脈搏,可謂『舊瓶新酒』之佳作。若論可斟酌處,或在於詩中典象略趨概略(如『紫綬金章』之喻雖美,然當代榮譽體系已有新貌),然其以四句二十八言凝練袁公畢生功業,已得絕句『以小見大』之精髓。昔白居易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此詩正可謂時代精神與詩教傳統之合鳴。

以上解析遵循『釋典—析文—詮理』之傳統評詩法,着重闡發詩中蘊含的儒農思想、典制隱喻及文理相濟之道,以彰袁院士之功績與詩作之匠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