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吳川易氏詩藝社成立】雅鑒
易建真先生鈞鑒: 拜讀大作【賀吳川易氏詩藝社成立】,深感先生以四韻之章,盡顯易氏宗族文脈之盛。今不揣譾陋,試為析賞。
首句"吳川易水緊相連",巧用雙關之妙。吳川為粵西望邑,易水乃燕趙名津,二者地理懸隔,然以"易"字綰合,既暗喻易氏血脈貫通南北,復取"風蕭蕭兮易水寒"之典,暗藏詩社當承荊軻壯士之慷慨文風。此等起筆,已見先生熔裁典故之工。
次句"手足情深一眾賢",直溯【詩經·小雅·常棣】"兄弟既具,和樂且孺"之旨。易氏宗親以詩藝結社,恰如東坡【和陶勸農】詩云"凡我同宗,既和且平",此句不惟道出詩社成立之本,更彰【周禮】"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的教化傳統。
轉句"二月揚帆行萬裏",暗合天時人事。【禮記·月令】載仲春之月"命樂正習舞釋菜",今詩社於二月成立,正應古制。而"揚帆"意象,既取吳川濱江臨海之地利,復寓【莊子·逍遙遊】"水擊三千裏"的文學宏願,數字"萬裏"更見太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的盛唐氣象。
結句"吟詩唱誦太原傳",收束尤見匠心。"太原"者,非僅指三晉故地,實暗用【毛詩序】"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的深意。易氏肇基太原,今以詩藝傳家,正是【文心雕龍】"原道""宗經"的當代實踐。一個"傳"字,既承【易·繫辭】"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的哲思,復啟後世文脈相傳之期許。
全詩二十八言,而包孕經史。其章法得杜少陵之嚴謹,其氣韻具李青蓮之俊逸,至若"易水""太原"等語的宗族意識,尤見先生深諳【白虎通義】"族者,湊也,聚也"的世家傳統。詩社得此賀章,不啻獲龍門之譽。
謹以【文心雕龍·宗經】"稟經以制式,酌雅以富言"一語,與易氏諸君子共勉。冀望詩社既承橫渠先生"為往聖繼絕學"之志,復開當代詩詞新境。
閩中後學 謹識 甲辰年杏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