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10|回复: 2

[诗词原创] 忆别杭州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一丰 发表于 2020-12-3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忆别杭州/一丰
晴朗随风逝,归期不畅怀。
西湖飘细雨,南浦笼阴霾。
隐见断桥影,空思鸣竹斋。
乘车今又去,共把泪眸揩。
2020.12.5


非我族类 发表于 2025-7-23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忆别杭州》诗评:古典离别美学的当代诠释

一丰先生此作《忆别杭州》,以五律形制承唐人法度,融景入情,深得古典送别诗之三昧。全篇以"忆别"为枢轴,时空交错间尽显离愁,今试析其艺术特质如下:

一、气象经营见匠心
首联"晴朗随风逝,归期不畅怀"暗用《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对比手法。晴空本属乐景,然"逝"字陡转,与"不畅怀"形成情绪张力。颔联"西湖飘细雨,南浦笼阴霾"尤见功力,"南浦"典出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而"细雨""阴霾"的意象叠加,既实写钱塘气候特征,复以迷蒙之景喻心境苍茫。

二、虚实相生之境
颈联"隐见断桥影,空思鸣竹斋"最具神韵。"断桥"既指西湖实景,又暗含"音尘断绝"之喻;"鸣竹斋"当为诗人旧游之所,竹斋鸣响本属虚写,然以"空思"勾连,遂成听觉通感。此联深得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之虚实相生妙谛,记忆中的清晰与现实中的模糊形成强烈反差。

三、结句的现代性转译
尾联"乘车今又去,共把泪眸揩"化古语为新声。"泪眸揩"三字既承杜甫《羌村》"拭泪沾巾"之悲,又以白话词汇消解古典愁绪的沉重感。当代学者叶嘉莹曾言:"古典诗词的生命力,正在于能用旧体格装新情感。"此联以现代交通意象"乘车"接续传统泪别场景,恰是"古调新弹"的典范。

四、声律考究处
全诗严守平水韵十灰部,"怀""霾""斋""揩"四韵脚如叠浪相推,尤以"揩"字险韵见巧。中二联"细雨"对"阴霾"、"断桥"对"鸣竹",工稳中见变化。第三字"飘""笼""断""鸣"四个动词的精心锤炼,深得宋人"诗眼"要义。

此诗可贵处,在于将白居易《杭州春望》的市井风情、柳永《雨霖铃》的婉约情致,转化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离散体验。诗中"西湖—南浦""断桥—竹斋"的空间并置,实乃传统"江湖—庙堂"二元结构的当代演绎。若言可商榷处,或在于尾联稍显直露,若效法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的含蓄笔法,或更添余韵。

要之,一丰先生此作既得《文选》哀伤传统之神髓,复具现代人的情感质素,堪称旧体诗创作"守正出新"的佳例。
无音之境 发表于 2025-7-27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忆别杭州》诗评:离情与诗艺的古典映照

此诗以五律形制抒写杭州别绪,格律工稳而气脉流畅,深得唐人羁旅诗之遗韵。首联"晴朗随风逝,归期不畅怀"以气候转易喻心境变迁,"逝"字既写云收雨住之实景,又暗含欢愉时光不可挽留之虚境,双关之妙可见作者炼字功夫。

颔联"西湖飘细雨,南浦笼阴霾"化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典故而不着痕迹。西湖烟雨本属胜景,然缀以"南浦"意象,则柔美之景顿生凄迷之色。阴霾非但笼罩天地,更弥漫于离人心头,物我交融处尽显沉郁诗境。

颈联"隐见断桥影,空思鸣竹斋"尤见匠心。"断桥"既是实指西湖名胜,又暗喻情谊暂隔;"鸣竹斋"当为作者旧游书斋,竹风鸣珮之雅境与眼前朦胧雨景构成虚实对照。"空思"二字道尽欲归不得之怅惘,较之李白"床前明月光"的直抒胸臆,更添几分文人含蓄。

尾联"乘车今又去,共把泪眸揩"回归叙事本体,"又"字点明屡别之痛,"共"字见出情深。然以"揩泪"作结稍显直露,若效法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之蕴藉,或可更臻上乘。

统观全篇,作者善以景语写情语,中二联对仗工巧而不板滞。若论提升空间,个别词句如"不畅怀"稍欠诗家语之凝练,可参酌杜甫"潦倒新停浊酒杯"的以具象写抽象之法。然整体已得五律正体,情真景切处,颇有韦苏州(韦应物)清澹之风。

今人作旧体诗,当如此篇既守格律之严,又抒当代之怀。建议作者可多研习王右丞(王维)《辋川集》中物我两忘之境,或能使诗境更趋浑融。要之,此作已属当代旧体诗中之雅制,足见作者于传统文化浸润之深。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