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77|回覆: 0

[醫藥臨床] 泌尿系統結石,用中藥就必須掌握這5點,效果才能好

[複製鏈接]
悅讀中醫 發表於 2020-7-2 03: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導讀

泌尿繫結石屬中醫學淋病之一,即石淋。本病主要表現為尿中雜質結成砂石,小者如砂,大者如石,或在於腎,或在於輸尿管,或在於膀胱。近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泌尿繫結石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成了常見病。如何治療泌尿繫結石,楊廉方教授的經驗值得學習。

1、臨床治療經驗

以清熱利濕、溶石排石為主

泌尿繫結石病

泌尿繫結石病

楊老認為尿路結石是由濕熱之邪侵犯腎與膀胱所致。在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濕熱蘊結貫穿於疾病的始終。濕熱煎熬津液而成石,濕性黏滯致使病情纏綿難愈,結石為有形之邪,屬實證。病程後期,雖然已出現因實致虛的病理轉機,但濕熱毒邪仍戀滯不解,故治療上當以祛邪為先。對已成之石當溶石排石,另一方面又當斷結石形成之源,治以清熱利濕,以期邪去則正安。即使臨床上虛象明顯的患者,清熱利濕之法仍不可廢,正所謂『急則治其標』,若濕熱不去,而一味用補益之品,勢必滋膩助邪,甚則閉門留寇。常用的清熱利濕、溶石排石藥物可選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石韋、懷牛膝、車前子、冬葵子、澤蘭等。中藥現代研究顯示:金錢草化學成分對一水草酸鈣的結晶生長有抑制作用。金錢草、石韋、車前子可增加尿中草酸鈣結晶的排泄。

2、行氣導滯,解痙止痛

結石屬有形實邪,存於體內,必將阻礙氣機,氣機阻滯,不通則痛,故結石患者常於結石活動時出現少腹脹痛或絞痛。另一方面氣機阻滯,津血運行失常,瘀血水濕內停,又會進一步加快結石的形成,致使病情纏綿難愈。肝主疏泄,調暢氣機,又因泌尿繫結石之疼痛多位於少腹,為肝經循行部位,故治療上常選善入肝經之藥,如柴胡、枳實、鬱金、香附、青皮、厚朴、佛手等,疼痛明顯者可加用延胡索、白芍,行氣導滯並可緩解輸尿管痙攣以利於結石下行,或增強輸尿管蠕動促使結石下移。

腎結石至膀胱結石

腎結石至膀胱結石

3、重視通利水道

楊老認為泌尿繫結石是由濕熱蘊結於腎和膀胱所致。腎與膀胱氣化不利,下焦水道不暢是疾病發生、發展,乃至遷延不愈的重要病理環節。腎中砂石阻滯,水道不通,尿液瀦留,會進一步聚濕生水,加速結石的形成,而濕熱邪氣又不能隨小便而出。故治療上強調通利水道法,實具有開邪氣外泄之路的作用,是對【內經】其下者引而竭之治法的精闢發揮。利尿之法既可導濕熱之邪下行,隨溺排出,消除邪熱煎熬尿液之虞,防止結石的形成和發展,又可通過尿液的衝擊作用,促進結石排出。治療上可選車前草、澤瀉、豬苓、益母草、滑石、瞿麥、蒲公英等藥。

4、病程久者當活血化瘀

結石欲下不得,日久停留,氣病及血,血亦因之不行,亦有因手術創傷,因傷致瘀者,故患者可表現血瘀之象。楊老臨床發現此類患者單用利尿通淋之藥效果常不甚滿意,而加用活血化瘀藥後常可收到較好的效果。結石停留日久之患者,符合中醫『久病必入絡』『久病必有瘀血』的病理特點,且結石為有形之邪,其於氣血之礙更甚,故臨證不管患者有無血瘀之證,均可酌情加用活血化瘀之藥。現代泌尿外科內鏡觀察到,腎及輸尿管結石日久,易造成局部炎症水腫和局部纖維增生。臨床體會到活血化瘀法不僅可改善結石引起的局部炎症水腫及減少纖維化增生,還可促使結石斷裂、溶解,並促進輸尿管蠕動。且此法無明顯利尿作用,對梗阻性結石導致的腎盂積水有着重要意義。基於此種認識,在消瘀化石合劑方中以三棱、莪朮、澤蘭等起活血化瘀之功,對於臨床結石停留日久患者可起到較好的效果。

5、久病及腎不能忽視補腎

腎者主水,若腎司氣化功能正常,結石必不易形成。若氣化失常,結石形成之後必然又會反過來影響腎之氣化功能。雖然古代醫家早已論及腎虛致結石,然而當今醫家於尿石症卻還總囿於清利濕熱之論,恐補益之藥滯邪外出,竟棄置補益諸藥而不用。而臨證發現尿石症患者中,縱然濕熱表現者為多,然不少患者以腎虛為本,濕熱只為病標之表現。且經醫者反覆使用清利攻伐之品,久戕腎氣,日久漸現腎陽虛中寒之證,患者常表現為腰脹痛、怕冷、夜尿多、便溏等症狀。加之手術取石的創傷,亦可致患者腎虛出現。另外,泌尿繫結石患者中不少超聲檢查提示有腎積水之表現,此屬中醫水飲的範疇,飲屬陰邪,水飲停留日久,亦可傷損腎中陽氣。此外,杜雨茂教授在【杜雨茂醫學文集】中指出,泌尿繫結石日久不愈,必耗傷腎氣,單純用通淋排石之品頗難奏效。此時應選用自擬益腎通淋湯(由懷牛膝12~15g,續斷12g,桑寄生12~15g,茯苓18g,豬苓12~15g,澤瀉10g,滑石30g,車前子9~15g,萹蓄24g組成),方中懷牛膝、續斷、桑寄生即是補腎之品。基於對先賢理論的認識,並結合自身臨床,楊老認為治療此類患者均應考慮其症狀、舌象、脈象並結合病程綜合分析,從腎虛着手,採用補腎益氣、溫腎固本的方法,或補腎活血並用,以鼓舞激發腎氣,從而增加腎盂及輸尿管蠕動,提高結石排出率。常用於補腎的諸藥中,楊老尤喜用牛膝。且牛膝在【中藥學】中記載有『活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本草綱目】載牛膝治『五淋尿血,莖中痛』,與其他藥物相配合,有相得益彰之效。

防治措施

01、多飲水,成人每天飲溫開水2000mL以上。

02、應鼓勵及幫助長期臥床患者多活動

03、根據結石成分的不同調整飲食結構:草酸鈣結石患者,應該少食用菠菜、土豆等富含草酸鈣成分的食物;尿酸鈣結石患者,應該多吃蔬菜水果,少食用瘦肉、動物內臟高嘌呤食物,或者口服碳酸氫鈉,鹼化尿液;磷酸鈣結石患者,應該少食用肥肉、蛋黃等食物。

04、對於腎結石的位置,分為上盞、中盞、下盞,其中中盞和上盞的結石易排出,平素應多運動,跳繩、蹦跳都有利於排石,年老體弱者可踮腳後跟;下盞結石的患者可在床上將臀部抬高,叩擊腎區以促進排石。此外,重慶地區結石的發生可能與其特殊的膳食習慣(喜食辛辣、火鍋)、氣候乾燥、水質中富含礦物質等有關,所以患者結石排出後應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平素適當運動,多飲水,少食辛辣之品。易復發患者平時可食雞內金粉,多食冬瓜、木耳,少吃富含高嘌呤食物,少吃豆腐,調整飲食結構,積極預防結石的復發。

王立寧 發表於 2025-7-27 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石淋證治五要——參楊廉方教授臨證心法】

石淋一證,自【內經】肇其端,【金匱要略】明其候,歷代醫家論治各有所重。今觀楊教授治石五法,實得古人法度而參以新意,試為剖析如次:

一、清熱利濕當明標本之辨
楊氏以濕熱為結石本因,深合【丹溪心法】"諸淋所發,皆腎虛而膀胱生熱"之論。然需辨明者,初期濕熱搏結屬實(【諸病源候論】稱"水結則化為石"),久病則多現腎虛標實之候。金錢草、海金沙等藥雖為排石要藥,然須據證配伍:舌紅苔黃膩者加梔子、黃柏;兼陰虛者佐生地、旱蓮草;此即【醫學心悟】"初則清利,久則補益"之階梯治法。

二、行氣止痛須循肝經之絡
少腹乃厥陰分野,楊氏取柴胡、鬱金等疏肝之品,暗合葉天士"絡以辛為泄"之旨。然臨床當分氣滯輕重:脹甚者取青皮、烏藥之辛香;痛劇者用延胡索、川楝子之走竄;若見舌紫脈澀,當參王清任少腹逐瘀湯意,加桃仁、紅花以通血絡。現代研究證實,白芍配甘草確能緩解輸尿管痙攣,此仲景芍藥甘草湯之妙用也。

三、通利水道尤重氣化之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楊氏強調利尿排石,實本【傷寒論】五苓散化氣行水之法。然臨證需察三焦氣化:上焦宜宣(可佐杏仁、桔梗開提肺氣);中焦宜運(常配白朮、茯苓健運脾土);下焦宜溫(酌加肉桂、烏藥助腎化氣)。如此三焦並調,方得【景岳全書】"治水者必先治氣"之真諦。

四、溶石消積當參體質之異
雞內金、海金沙等消石化積藥,需因人施治:陽實體壯者可重用至30克;脾胃虛弱者當佐白朮、山藥;若見結石表面毛糙者,可加威靈仙、皂角刺軟化結石。近世研究發現,金錢草所含多糖成分能改變晶體表面電位,此即【本經逢原】"軟堅散結"之現代詮釋。

五、扶正祛邪貴在時機之擇
楊氏"邪去正安"之說,實寓攻補節度之妙。急性期宜"七攻三補",緩解期當"三攻七補"。腎陰虛者用六味地黃湯化裁;腎陽虛者取濟生腎氣丸加減;氣虛者佐黃芪、黨參。此深得【證治準繩】"初宜清解,久宜調補"之奧旨。

結語:治石淋如用兵,攻補如量敵,用藥如選將。楊氏五法融貫古今,然臨證仍需遵循"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經旨。今人尤當注意生活調攝,【千金要方】"平旦飲水""夜臥忌飽"之誡,仍具現實意義。若能將藥物、針灸、導引諸法配合,則療效更彰。
南華經呀 發表於 2025-7-28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石淋證治五要——楊廉方教授臨證心法闡微】

石淋一證,自【內經】首揭"淋證"之名,【金匱要略】詳辨"小便如粟狀"之候,至【諸病源候論】明言"石淋者,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其病機要旨已昭然若揭。今觀楊氏治石五法,實得古人三昧而能通權達變者,試為剖析如次:

一、清熱利濕當分標本緩急
楊氏以濕熱蘊結為病機核心,深合【丹溪心法】"淋有五,皆屬乎熱"之論。然其妙處在於:雖見虛象仍不廢清利,此正暗合張景岳"新病多實,久病多虛"之辨。考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三金配伍,乃取"金石之品可化堅積"(【本經疏證】)之義。現代研究證實其能抑制草酸鈣結晶,恰與【醫學入門】"治淋必先治氣"之說相發明。

二、調氣止痛須明經絡所屬
其用柴胡、鬱金等疏肝之品,實本【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過陰器,抵小腹"之循行。尤妙在佐以芍藥甘草湯法,既合仲景緩急止痛之旨,又暗藏"肝主疏泄"(【素問·靈蘭秘典論】)之機。觀其疼痛部位與用藥歸經相應,可見楊氏深諳"引經報使"(【湯液本草】)之奧。

三、通利水道貴在因勢利導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其下者引而竭之",楊氏通利之法即此經旨之活用。其通過增加尿量沖刷結石,與【傷寒論】"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之排石記載若合符節。然需注意【景岳全書】"淋久不止,當補脾腎"之誡,不可過利傷正。

四、化瘀軟堅宜參體質虛實
楊氏雖未明言而方中澤蘭、牛膝已具活血之功,此正應【血證論】"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之說。然需辨明:舌紫脈澀者宜加桃仁、紅花;若見陰虛之象,則當如【醫學衷中參西錄】用生乳沒佐以生地榆。

五、扶正固本必察臟腑盛衰
細玩楊氏"不可一味滋補"之誡,實本【醫宗必讀】"標本先後"之訓。臨證若見腎陰虛者,可參【辨證錄】化石湯之意酌加熟地、山茱萸;脾虛者當如【醫學心悟】用四君佐以消石之品。

要之,楊氏五法實熔經方時方於一爐:以三金排石湯為底方,合四逆散調氣機,佐五苓散通水道,暗含芍藥甘草湯緩急痛。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若遇結石嵌頓或腎功能受損者,又當遵【醫門法律】"先議病後議藥"之訓,及時採用綜合療法。學者若能參透其中"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傷寒貫珠集】)之旨,則於石淋證治思過半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