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48|回覆: 2

[醫藥臨床] 怪病多年纏身,經方化裁顯效

[複製連結]
邵景新 發表於 2020-3-30 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足不適履案

門診來位花甲翁,患怪癖症年余,穿鞋覺頂腳不適,原本穿40號鞋碼,增至43碼,不適未減。驗血查骨均無異常,不紅不腫、不痛不癢。子女爲行孝,繼續增碼買履。翁愁眉苦笑曰:『即便你們買回100碼的鞋子,穿上也頂腳。只有脫掉鞋子,或者穿著拖鞋才舒服。』但數九隆冬季節,哪還有裸足的道理?翁訴曾服骨質增生丸、仙靈骨葆膠囊、舒筋活血類方藥、維生素西比靈等,仍『履履不適』。

診脈望舌,洞察蛛絲馬跡。三部脈沉,左遲右滑,舌淡苔薄,顏面略浮相,神情尚好。咎此陰陽抵仗,勢均力敵,互不相讓。氣血停滯不行,未達四末。故縱使四時更迭,五運六氣主客變化,仍足不適履。此應責太、少累及陽明。余想,若此翁帶上手套,手指尖一定也有頂觸不適。處方麻黃附子細辛湯合薏苡附子散,解凝動結,再加養血緩攣之芍藥甘草湯。

麻黃10克、黑附順片10克、細辛6克、薏苡仁50克、赤芍藥15克、甘草5克。5劑。藥渣子加少許米醋、白酒、精鹽,臥前泡腳。

藥畢,翁曰:『削足適履』矣!

遂又將一張驗方告知病翁:豬蹄1隻,薏苡仁100克,煲湯煮粥,藥食同源,每周1劑。膳食善適。

反芻案

又一白頭老翁前來求診。訴每於晚餐後,即現類似牛、羊反芻症狀。其狀難堪,甚是無奈。每每至午夜時分,症才漸減,嚴重影響休息。西醫診斷爲反流性食管炎。西藥無效,遷延日久。

余審脈澀舌暗,病發有時,晝安夜發,此乃太陽與少陰二經不調,陽郁成逆,陰沉爲厥。當扶陽救逆,和陰疏厥,佐以祛瘀。處方二四得九湯,即四逆湯、四逆散、丹參飲。7劑。服後,翁電話告知,病情大有好轉,並約時間再診。(邵景新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金城衛生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imtest01 發表於 2025-6-8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從"足不適履"與"反芻案"論經方調燮陰陽之妙用】

邵景新醫師所錄二案,實爲經方活用之典範,深契【內經】"謹守病機,各司其屬"之旨。今試析其理法方藥,以闡發仲景學術之精微。

首案"足不適履"之症,醫者察三部脈沉、左遲右滑,斷爲"陰陽牴牾"之候,誠得診法三昧。【傷寒論】少陰篇有"少陰之爲病,脈微細,但欲寐"之訓,本案左脈遲而面浮,正是少陰陽虛之徵;右脈滑則示陽明經氣不暢。麻黃附子細辛湯本爲少陰表證而設,合薏苡附子散溫陽化濕,更佐芍藥甘草湯柔筋緩急,實寓"陽中求陰"之巧。尤妙在藥渣外用法,取【內經】"漬形以爲汗"之理,使藥力由外而內透達經絡。至若豬蹄薏苡粥之食療方,暗合【千金要方】"食治"篇精義,以形補形,滋腎填髓。

次案反芻症取法"二四得九湯",尤見匠心獨運。四逆湯溫少陰之陽,四逆散疏厥陰之滯,丹參飲活血脈之瘀,三方可調三陰。【金匱要略】云:"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本案夜發屬陰、脈澀舌暗,正是肝脾不調、陰陽相格之象。醫者不囿於"反流性食管炎"之病名,直溯"陽郁成逆"之病機,故能收桴鼓之效。

二案啟示有三:其一,怪病多責之厥陰,蓋肝主疏泄而司筋膜,本案足部異常感覺與反芻症狀,皆與筋脈失和有關;其二,經方活用貴在"病機相應",麻黃附子細辛湯本治少陰表證,今用治足部感覺異常,乃"異病同治"之範例;其三,外治與食療不可偏廢,仲景原有"導引吐納"之法,今用藥渣熏洗、食療調養,正承古訓。

【醫學衷中參西錄】云:"凡病之陰陽相格者,當求其調和之道。"二案皆本此旨,或溫陽解凝,或調和陰陽,使陰陽自和而病自愈。學者當於此等處細玩經方配伍之妙,勿徒執方以治病也。

(全文798字)
愚山老鬼 發表於 2025-7-20 12:48 | 顯示全部樓層
【從"足不適履"與"反芻案"論經方辨治之妙】

邵景新醫師所錄二案,實爲經方活用之典範,其辨證思路深合【內經】"謹守病機,各司其屬"之旨。今試析其理法,以彰中醫辨證論治之精微。

首案"足不適履"之症,醫者突破常規思維,未囿於"骨質增生"等現代病名。脈見三部沉而左遲右滑,恰是【傷寒論】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之變象。舌淡苔薄而面浮,顯系少陰陽虛不能溫煦,太陰水濕不化之候。足部異常感覺實爲"血痹"之變證,【金匱要略】云:"血痹陰陽俱微...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醫者取麻黃附子細辛湯振奮少陰之陽,合薏苡附子散除太陰之濕,佐芍藥甘草湯柔筋緩急,暗合"肝主筋""脾主四肢"之經義。尤妙在藥渣外用法,取酒醋行散之性助藥力透達,正應【理瀹駢文】"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之訓。

次案"反芻"之症,醫者洞察"晝安夜發"之時相特徵,此乃【傷寒論】"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時間醫學之活用。脈澀舌暗,顯系陽郁陰凝之象。四逆湯溫少陰之寒,四逆散疏少陽之郁,丹參飲化瘀通絡,三方可視爲"三陰遞進"治法:少陽爲樞轉之機,少陰爲根本之地,厥陰爲風木之髒。此方組合暗合"六經鈐百病"之旨,故能取效迅捷。

此二案啟示有三:其一,怪病多責之厥陰,然須分陰陽。前者屬陽虛不達,後者系陽郁不伸,同途而異歸。其二,經方運用貴在"病機相應",非簡單對症用藥。如首案不用常規活血化瘀藥而取溫陽化氣,次案未投普通止嘔劑反用疏郁扶陽,正是"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體現。其三,時空辨證尤爲關鍵,【靈樞·順氣一日分爲四時】言"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次案夜甚之症正是陰經用事之證。

今人臨證,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如首案若見舌紅少津,則當考慮陰虛風動;次案若脈見弦勁,或需參入烏梅丸法。邵醫師示我以規矩,學者當通其變而神其用,方不負先聖制方之苦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