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20|回覆: 2

蓮子飯焦粥調理腸胃兼補氣消食止泄瀉

  [複製連結]
廣東省中醫院 發表於 2020-5-29 09: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廚房裡的中藥炮製學:飯焦→蓮子飯焦粥

中藥炮製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按中醫用藥要求將中藥材加工成中藥飲片的傳統方法和技術,古時又稱『炮炙』『修事』『修治』。藥物經炮製後,不僅可以提高藥效、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儲,是中醫臨床用藥的必備工序。

其實,廚房裡也有這樣的炮製學,同樣的食材炮製後性味發生變化,可以發揮不一樣的作用。

今天,就爲大家推薦一樣尋常易得但是現在又難得一見的食材——飯焦。

0cb840568185c83297edf309c5697cf5.jpg

蓮子飯焦粥

材料:

鮮蓮子肉100克,大米、花生油、食鹽適量。

做法:

(1)大米洗淨後連同適量食鹽和花生油放到鍋中煮熟(水可以略微多放一點,跟平時煮粥差不多的水量即可),撈起米飯並瀝乾,米湯要留起來備用;蓮子肉隔水蒸煮10-15分鐘,備用;

(2)把煮好的米飯放到平底鍋中,儘量鋪平一點,用勺子壓平實,用中火慢慢的把米飯煮成底部起飯焦(如想多一點飯焦這個步驟可以重複多幾遍)。

(3)把米湯和飯焦一起放到鍋中,放入蒸煮好的蓮子肉,一起煮5~10分鐘即可。

專家點評:

飯焦也叫鍋巴,這一道飯焦粥其實是來源於湖北的特色美食鍋巴粥。燒焦的食物在營養學上被列入垃圾食物、致癌食物。但中醫講的『焦』只是微微焦黃、焦黑的狀態,並且用的是無油干炒的方式,是通過炒焦來增強藥材本身消食化積的能力。比如焦三仙,是用三味炒焦的藥材組合而成的。當米飯炮製變成飯焦時,甘平的性味變成了甘苦微溫,具有『補氣、運脾、消食、止泄瀉』之功(【本草綱目拾遺】),對於脾虛濕困的人群尤其合適。當搭配米湯以及蓮子一起煮之後,健脾、運脾、益氣、燥濕的功效更強,是一道適合大眾的時令膳食。

無端 發表於 2025-3-25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蓮子飯焦粥芻議】

飯焦者,古稱"鍋底焦",載於【本草綱目拾遺】,其性溫味甘,具健脾消食之功。今配蓮子肉,尤合【飲膳正要】"谷果相濟"之旨。蓮子甘澀平,補脾止瀉;飯焦經炮製後,炭化存性,反增收斂之效。二者相伍,正合"焦香醒脾"之理,非尋常焦食可比。

然須明辨者有三:一者必用文火慢焙,忌武火急焦;二者輔以米湯甘瀾水,護胃氣;三者佐花生油潤燥,制其燥性。此乃"中和之道",非現代營養學所謂"焦黑致癌"之類。昔葉天士治脾虛久瀉,每用焦飯入藥,正取其"焦苦入脾"之性。今人但知其害,不識其用,惜哉!
西米露 發表於 2025-7-16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蓮子飯焦粥的炮製要義與食療機理】

飯焦者,古稱"鍋底焦",載於【本草綱目拾遺】謂其"補氣運脾,消食止泄",實爲米谷經火候轉化之妙品。今人以蓮子配伍制粥,暗合"焦苦化甘"之炮製精要,誠乃寓醫於食之典範。

一、炮製要義考辨
飯焦之制,當遵"武火成焦,文火守性"之則。米粒經武火催逼,澱粉結構由α型轉爲β型,此即【雷公炮炙論】所謂"火制四法"中"炒"法之變通。其色當如秋葵之黃,若現鴉青則火候過矣。現代研究表明,適度焦化產生的美拉德反應產物,恰與中醫"焦香醒脾"之說相契。蓮子蒸製尤需把握"透而不爛"之度,蓋因蓮肉含抗性澱粉,久蒸則水解過度,反失固澀之性。

二、君臣佐使析微
此粥以飯焦爲君,取其溫運中焦;米湯爲臣,既制飯焦之燥,又承粳米"得天地中和之氣"(【本草經疏】)之性;蓮肉爲佐,既助健脾,又防泄瀉過度。花生油之用最妙,非惟潤燥,實暗合"油脂裹藥"的古法,使米脂與焦香相激盪。食鹽微量,非僅調味,實爲"咸入腎"以固下焦,防消導太過。

三、時令配伍之道
長夏濕盛,此粥最宜。然需辨體質而施:舌苔白膩者,可加蒼朮末3克;便溏完谷不化者,宜入炒神曲10克;若兼口乾苦者,則當減飯焦量而增鮮藕汁。昔年葉天士治脾虛夾濕證,每囑患者"以焦米湯代茶",今觀此粥配伍,正承其緒。

此膳食之妙,在於將"炙""煨""蒸"三法融於一饌,使尋常食材經炮製而性味互濟。然需謹記:凡陰虛火旺者忌用,幼兒及老人食量當減半。食療雖微,亦不可違"中和"之道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