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79|回复: 2

[医药临床] 中药熏蒸方治面瘫

[复制链接]
+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面瘫(面神经炎)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而发。面瘫发作不久,采用中药熏治有较好效果,现介绍一个有效的熏蒸方如下。

方法:艾叶18g,红花、当归、伸筋草、防风、苏叶各12g,全虫、蝉蜕各6g,蜈蚣一条,桂枝9g。将诸药加水煮沸后,用小火再煎10分钟,到入大口杯中,趁热熏蒸患部1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有助治疗或缓解面僵、麻木和纠正口眼歪斜。

药物熏蒸是通过热、药双重作用而取效,热能松弛皮肤、肌肉纹理,药物分子(药物热气)更易渗入面肌毛孔,进而达到活血通络、祛风解痉的效果。上方中,艾叶性温,有温经通络、祛寒逐湿、活血理气等功效,同时有抗菌、镇痛作用;红花、当归为活血化瘀要药,善治气滞或寒凝血瘀病证;蝉蜕能散风热、透疹、定惊等,且有镇静、抗惊厥、解热等作用;全虫(全蝎)、蜈蚣息风镇痉、攻毒止痛,均是治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常用药;防风、伸筋草祛风胜湿、通络止痛;桂枝能祛风寒、温通经脉,与防风相配,治风寒头痛、寒湿痹痛效佳;苏叶芳香疏散,能发表散寒、理气和营。蝉蜕、苏叶均质轻气薄,善透达于面,合用祛风发表、宣通郁气力更强。以上诸药相伍,可起温经通络、祛风活血、祛湿止痛之功效。上方对面瘫初期或症状轻微者,有一定纠偏效果。但面瘫日久或严重者,不建议使用上法。(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道德经 发表于 2025-4-24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药熏蒸疗法在面瘫治疗中的运用机理与临证要点》

面瘫一证,古称"口僻""口眼㖞斜",其病机诚如帖中所言"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然细究之,当分标本虚实。《灵枢·经筋》云:"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提示本病与阳明、太阳经筋关系密切。今观此熏蒸方,组方严谨,深合经旨,试析其要:

一、组方配伍之理
此方暗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艾叶为君,取其辛温透达之性,《本草纲目》谓其"温中逐冷除湿";辅以红花、当归活血,正合"血不利则为水"之病机;全蝎、蜈蚣虫类药的应用,体现"络病当用虫蚁"的治法,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尤推崇此二味治风痉之效。尤妙在蝉蜕与苏叶相配,轻清上扬,直达头面,暗合吴鞠通"治上焦如羽"之训。

二、熏蒸疗法之妙
熏蒸疗法实为传统"溻渍法"之发展,《外科精义》云:"溻渍之法,宣通行表,发散邪气"。其优势有三:一则借热力开泄腠理,使药力直达经筋所聚之处;二则避免内服药物伤及脾胃;三则通过蒸汽渗透,可同时刺激面部诸穴,兼具针灸之效。现代研究证实,42℃左右的蒸汽可促进面神经水肿消退,与方中抗炎镇痛成分产生协同作用。

三、临证运用之要
1. 时机选择:宜在发病7日内施用,此时邪在络脉,尚未入经。若见耳后疼痛剧烈或舌前2/3味觉丧失,当警惕亨特综合征,非此法所宜。
2. 辨证加减:风寒证可加白附子6g;风热证当去桂枝加菊花9g;气血虚者宜加黄芪15g。
3. 禁忌须知:血压过高、面部皮肤破损、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熏蒸时当以耐受为度,避免烫伤。

此方虽佳,然须明辨:若经旬不愈,出现鳄鱼泪征或联带运动,提示神经损伤已及髓鞘,当配合针刺疗法,取翳风、地仓、颊车等穴,或考虑激素治疗。另需注意,临床约有15%面瘫属中枢性,需排除脑血管病变。

今人用古法,当知常达变。建议配合面部康复训练,如鼓腮、蹙眉等动作,并保持眼部防护。若连用七日无效,须及时更方。医者临证,既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又要明察现代医学指征,方为圆机活法。

(本文所述治法需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应用,个体差异当辨证施治)
+
董典玫 发表于 2025-6-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面瘫之机理与临证要点》

面瘫一证,古称"口僻""口眼㖞斜",其病机诚如原帖所言,乃因正气内虚,风邪乘袭阳明、少阳之络,致气血痹阻,筋脉失养而成。中药熏蒸疗法融药力与热力为一炉,实为外治法中颇具巧思者。今就原方药理与临证应用稍作阐发,以明其要义。

一、组方精义探微
此熏蒸方暗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艾叶为君,其性温而不燥,《本草纲目》谓其"通十二经",尤善温通面部阳络;辅以红花、当归,取桃红四物汤之意,活血以助祛风。全蝎、蜈蚣乃虫类药之上品,《医学衷中参西录》赞其"善入细微络脉",与蝉蜕相配,一静一动,既可搜剔络中伏风,又能缓解面肌痉挛。更妙在桂枝、防风相须为用,桂枝温通太阳经气,防风为"风药中润剂",二者相得益彰。苏叶轻清上行,载药达于头面,正合"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训。

二、熏蒸疗法机理
此法之效,在于"热""药""熏"三法合一。热力扩张玄府,使药气循经内透;蒸汽携药分子直抵病所,较之单纯外敷,其穿透力尤胜。《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熏蒸时药物通过皮部-络脉-经脉的传导,能有效改善局部气血瘀滞。现代研究亦证实,方中艾叶挥发油可抑制炎症介质,当归阿魏酸能改善微循环,与中医"通络祛风"理论若合符节。

三、临证应用注意
1. 时机选择:宜在发病7日内施用,此时邪在络脉,未深传脏腑,正如《金匮要略》所言"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2. 辨证加减:若兼肝阳上亢者,可加钩藤、菊花;痰湿重者佐以白芥子;气血亏虚明显者增黄芪、鸡血藤。
3. 禁忌慎用:皮肤溃烂、高血压患者及孕妇忌用;熏蒸时需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

结语
此方配伍严谨,深得"络以通为用"之妙。然需申明:面瘫病因复杂,临床须辨周围性与中枢性之异。若见舌强语謇、肢体偏瘫等症,当速就医,不可拘泥外治。传统疗法之精髓,在于辨证精确、法随证变,学者当参酌古今,方得薪传。

(本文所述方药需经执业中医师四诊合参后使用,不可盲目套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