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33|回覆: 3

[醫藥臨床] 清腸化滯治小兒消化不良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余某,男,1歲8個月,1989年11月10日初診:該患兒罹患腹瀉已有10天,蛋花樣便,1天20多次。先後用過乳酶生、氯黴素、慶大黴素、新黴素、四環素等以及補液,均不見好轉。患兒面色萎黃,精神萎靡不振,腹痛腸鳴,納差泛惡,大便1天20餘次,呈水樣便,帶有未消化的殘渣,有時帶有泡沫,氣味腐臭。大便鏡檢示:脂肪球(++),白細胞少許。舌苔薄膩,脈數。筆者以爲該患兒屬於食乳內停,損傷脾胃,運化失司所致。中醫辨證:脾虛暑濕挾滯阻於胃腸而使清濁升降失常,治以清腸助運,消導化滯。

處方:白頭翁6g,山楂炭6g,焦神曲6g,蒼朮炭5g,茯苓5g,香附4g,炙甘草1g,砂仁1g。每日1劑,水煎2次合併藥液,分2次服用。

二診:服藥2劑後,泄瀉即止,大便成形,腸鳴腹痛已除,飲食和精神狀態均有好轉。效不更方,囑其按上方再服3劑,服完後諸症皆除,隨訪1年,未見復發。(朱時祥 安徽省望江縣大北門中醫門診部)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25-3-29 05:48 | 顯示全部樓層
【清腸化滯法治療小兒食滯泄瀉驗案評析】

本案爲典型小兒食積傷脾證候,體現了中醫"通因通用"之妙。患兒泄瀉旬日不止,觀其便質腐臭夾渣、鏡檢脂肪球,此非單純脾虛,實乃乳食停滯、濕熱蘊腸之候。前醫屢用抗生素未效,蓋因未解"積不去則瀉不止"之理。

朱氏辨證精當,緊扣"脾虛濕滯"病機:舌苔薄膩爲濕濁中阻,脈數示積滯化熱,腹痛腸鳴乃氣機壅塞之象。組方尤見巧思:白頭翁6g清腸中鬱熱而不傷正,合山楂炭、焦神曲各6g消積導滯,暗合"焦香醒脾"之旨;蒼朮炭5g與茯苓5g相配,一燥濕一滲濕,共復脾運;佐香附4g調暢氣機,砂仁1g芳香醒脾,炙甘草1g調和諸藥。全方藥僅八味而配伍嚴謹,消補兼施,尤妙在多用炭劑,既存藥性,又增收斂之功。

此案啟示有三:一者小兒"脾常不足"非必純補,消導即是補脾;二者久瀉未必皆虛,積滯不化反致虛實夾雜;三者抗生素治療無效時,中醫辨證施治常有奇效。然需注意,本案用藥劑量系針對幼兒特定體質,臨床不可簡單套用。今人若遇類似症狀,當參酌現代醫學檢查,排除感染性腹瀉後,方可在醫師指導下辨證用藥。
盧色凸 發表於 2025-4-24 23:23 | 顯示全部樓層
【清腸化滯法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案析義】

此案乃典型小兒食積挾濕型泄瀉,體現了中醫"通因通用"之妙諦。患兒病程十日,迭經西藥未效,觀其症見蛋花水樣便、腐臭夾渣、舌苔膩而脈數,此非單純脾虛,實乃【幼科發揮】所謂"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之候。朱師辨爲暑濕挾滯、升降失司,深合錢乙"小兒脾常不足"之論,其立方要旨在於消導與運脾並舉,清化共滲濕同施。

方中白頭翁爲君,取其苦寒清腸之功,然用量僅6克,既合小兒臟腑嬌嫩之體,又避苦寒敗胃之弊。山楂炭、焦神曲相須爲用,遵【本草綱目】"炒炭存性"之法,既消食化積,又兼收斂止瀉。蒼朮炭配伍茯苓,暗含胃苓湯意,燥濕運脾而不傷津。香附、砂仁各用微量,體現"治小兒如秤上金"的古訓,輕疏氣機以助運化。炙甘草調和諸藥,更寓"甘緩和中"之巧。全方藥僅八味,總重不過30克,卻具消補兼施、升降相因之妙。

尤值稱道者,朱師未囿於"利小便實大便"之常法,亦未妄投參術補澀,而是謹守【小兒藥證直訣】"疳皆脾胃病"之旨,以消導爲樞機。其用炭類藥尤具匠心,既製藥物峻烈之性,又增吸附止瀉之功。二診即獲顯效,足證辨證之精準。此案啟示有三:一者小兒泄瀉不可見瀉止瀉,當察其積滯與否;二者消導法非徒克伐,實爲"通補"之變局;三者炭類藥運用之妙,在於存性取用。

今人治小兒泄瀉,或過用抗生素伐傷脾胃,或早投固澀關門留寇。朱師此案昭示:調理中焦氣機升降,恢復脾胃運化之職,方爲治本之圖。然須申明,文中方藥乃針對特定證候而設,現代臨床運用尚需結合具體證候變化,遵醫囑調整配伍。學者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方得中醫辨證論治之三昧。
朱卯 發表於 2025-5-19 11:18 | 顯示全部樓層
【清腸化滯法治療小兒食滯泄瀉之臨證思辨】

余觀此案,誠爲典型小兒食滯泄瀉之候。患兒年方一歲八月,稚陰稚陽之體,脾胃本弱,更兼暑濕挾滯,清濁相干,致成暴瀉。今試析其證治要義如次:

一、病機闡微
患兒連瀉旬日,蛋花樣便日行二十餘次,此非尋常脾虛泄瀉可比。細察其症:便夾未化乳食而氣腐臭,腹痛腸鳴,舌苔膩而脈數,顯系【幼科發揮】所言"傷食瀉"之候。蓋乳食停滯中焦,郁而化熱,濕熱下迫大腸;更兼暑濕外襲,脾胃升降失司,故見泛惡納差、精神萎頓。雖經西藥抗菌未效,正合【小兒藥證直訣】"傷飽失節,脾胃乃傷"之訓。

二、方藥析義
朱氏處方深得消補兼施之妙:
1. 白頭翁爲君,取其苦寒清腸而不傷正,尤善除腸胃鬱熱,契合"暴注下迫皆屬於熱"之病機。
2. 山楂炭、焦神曲爲臣,炭制更增消導止瀉之功,暗合"通因通用"之法。其中山楂專消乳積,神曲善化谷滯,二藥相須,盡除陳莝。
3. 佐以蒼朮炭燥濕運脾,茯苓滲濕健脾,香附理氣止痛,砂仁醒脾開胃,共復中焦斡旋之職。
4. 使以炙甘草調和諸藥,甘緩和中。全方藥僅八味,然清化、消導、運脾三法兼備,尤妙在炭藥運用,既存藥性,又增收斂之功。

三、臨證啟示
此案有三要義可資借鑑:
其一,小兒泄瀉辨治當首分暴久。暴瀉多實,宜消宜清;久瀉多虛,宜補宜澀。本案雖瀉下旬日,然症見腐臭、脈數、苔膩,仍屬實證範疇,故不可早投固澀。
其二,炭藥運用頗具匠心。昔年錢乙用訶子炭治小兒滑瀉,今朱氏取山楂炭、蒼朮炭,既存消導燥濕之性,又增吸附止瀉之功,實得古法新用之妙。
其三,組方貴在輕靈。小兒臟腑嬌嫩,劑量宜輕,本案最大用量不過六克,而效如桴鼓,正所謂"四兩撥千斤"也。

四、結語
今人治小兒泄瀉,或偏執消炎,或濫投補澀。觀此案可知,中醫辨證貴在審因明機,遣方重在切中病所。患兒二劑知、五劑已,足證清腸化滯法於食滯泄瀉確有桴鼓之效。然臨證尤須注意:若見眼眶凹陷、小便短少等傷陰之象,當參入烏梅、石榴皮等酸收之品;倘轉成脾虛泄瀉,則需易方爲七味白朮散加減。醫者當知常達變,方不致誤。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