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象一:一位妈妈曾担忧地说,儿子已经上二年级了,但粗心的毛病一直没有改掉,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成绩。书上明明写的是“51”,他偏偏会看成“15”;平时做作业不是忘了写答案就是抄错题。因为孩子粗心这个毛病,她跟孩子他爸都操碎了心。没少打过孩子,也没少骂过孩子,道理也讲了一箩筐,可是孩子粗心这个坏毛病就是改不了。
- p+ s& b: x: H+ ~/ }) V9 Z 现象二:一位小学老师忧心地说道:“其实,这些题孩子们都会做,就是马虎,不是落个小数点,就是把符号看错。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变得细心起来。”7 ]3 P" b7 S/ n3 `4 p+ |
专家分析9 u; @ j+ L& k
很多家长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提及这样一个问题:“我家孩子粗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要不是因为粗心,这次考试就能考100分了”、“我家那孩子不也是吗?要不是因为粗心,这次就能考全班第二名”、“你说粗心这毛病可怎么改呢?”
$ t5 A; a# ]/ E7 K4 {- o; O 孩子粗心成了让家长们着急的“老大难”。面对孩子的粗心,有的家长埋怨、批评,甚至责打孩子,这样的方法有效吗?无数事情证明,效果甚微。- r. `0 A/ N' D9 E( P4 _& n
生活中,能够完全做到不粗心的人是不存在的。成人还有丢三落四的时候,孩子马虎一点,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面对孩子看错题目、落掉小数点等问题,家长们没有必要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
" R) U3 B! T, f: k z 根据研究,孩子粗心,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靠“提高觉悟”、“增强警惕性”往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1 b1 ?; o$ J4 `$ e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少有孩子所有的功课都粗心。他们很可能会把语文中的形近字看错,但他们却能把英文的字母表倒背如流;他们可能会把数学题中的算术题算错,但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却解答得特别详细。+ K4 M% I8 c5 P% s# ~9 B6 @# u8 C
其实,孩子的粗心常常是有规律的,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粗心点”。3 W* ]6 J5 d1 s0 g% G$ m8 a
有一个孩子很聪明,就是很粗心。但是他的粗心“粗”得有意思,仅仅数学一科粗心,而且只有在“计算得数”这样的题目上出错。8 D3 D2 ~( p$ F% B7 a6 g
他的妈妈经常对别人抱怨:“每次考试完我都会检查他的验草纸,检查完我就会很高兴,因为得数都算对了,我心想这次肯定会考的不错。但是,当试卷发下来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验草纸上的数字明明是‘0’,但是,他抄在试卷上的却是‘6’。问他原因时,他还会委屈地说抄的时候看错了。不仅仅是在考试中,平常做作业时他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4 u& F$ I' a5 \8 N- j 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个孩子最大的“粗心点”就是容易把数字看错。7 w& G2 P" m. V c9 C W
观察多了,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粗心点”。因此,他们要么语文经常出错、要么数学成绩很差、要么英语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事情发生呢?3 F+ Z4 @, S, D9 { e: m& k
其实,人的情绪、兴趣、自制力等都直接影响感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少兴趣,学习情绪不高,就很容易粗心;而有些孩子容易兴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被学习以外的事情吸引,这时候更是粗心“出没”的高发期。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改正孩子粗心的坏毛病。
0 D! _% V2 N" W1 ?5 O' e' D 给妈妈的建议9 z; {' m# q/ K7 M! d' e6 R L
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宽容,慢慢想办法,千万不要瞎指挥、乱批评,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孩子细心的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 O1 w& V. A- k
方法一:帮助孩子找到“粗心点”
) S8 l( a7 E |. J: X5 `2 t" n 一位10岁孩子的母亲在解决孩子的粗心问题方面很有心得:
" M0 }+ n0 w* U, `3 B 我家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经过我和孩子仔细分析他每次做错题的原因,我们得出一致的结论:不是题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由此,我得知,容易看错题目就是孩子的“粗心点”。2 V0 Z8 F7 [ m! v
于是,我便告诉孩子:“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审题时,你的思维就滑过去了。怎么办呢?以后你每次再做这样的题时,先停一下,闭上眼睛数三个数,然后再睁开眼睛往下写,这样就不容易错了。因为你没让思维滑过去,而是有意识地给它设了一个障碍。这就像警察叔叔在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设置提示牌一样。”
+ [2 F# X9 h1 ]& q 孩子用我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真很明显,每次做作业时,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少多了。7 a( v' C% P% \; {
看,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与其批评孩子、给孩子上“政治课”,不如具体地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 a: p' Q: }% `. G" T; X; M 方法二: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
$ r. m f' w1 `" H 一个孩子的作业本、作文本里到处都有错别字,孩子因此很自卑,他的妈妈对此也很无奈。
& I6 _2 @: `0 c 于是,孩子的妈妈便去请教儿童教育专家,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和这个孩子一起统计和整理他作业本里的错别字,整理完之后,她和孩子都惊奇地发现:原来,总是写错的字就是那么几个。最后,她让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本,把整理出来的错别字写在这个本子里,并且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字写错的原因,把这些也写进本子里。
8 l/ |, y2 Q; _) M6 J/ Z& b6 I 在妈妈耐心的指导和孩子的认真坚持下,一周以后,这个孩子作业本里的错别字已经明显地减少了。8 Z7 S0 d; J0 q* H( A5 c u% @$ M
如果你的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你不妨让他准备一个错题本。+ E; F! p$ `( t% _+ k7 Q% I
其实,只要对“粗心”问题进行详细地整理,这些问题就可以在思想上、意识上得到纠正。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大脑就会自动提出预警和反应,这样,“粗心”的现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这就如人在冰上走路,因为冰很滑,所以要小心翼翼地走,因为小心翼翼,所以犯错误的可能自然会少了很多。
; F8 w4 `* e$ R1 N' k9 b) t% q 方法三:围绕细心做文章. H# Z% q" `3 Q& x9 E1 D" F
遇到孩子粗心的问题,一般的妈妈要么抱怨、要么批评,但这样做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实,妈妈如果转换一下思维,围绕细心做文章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8 O) q, x" b1 z V+ {
一位妈妈曾经这样介绍她的经验:* I0 e& u9 y5 P- q; |. {
有时,我不总是盯住孩子因为粗心而犯的错误不放,而是寻找机会表扬孩子的细心之处。如孩子在没有经过大人的提醒下把地板扫干净了、孩子避免了一次以前经常会犯的错误等,我都会把这些记录下来。3 |9 D! H( F; J/ R0 y9 X
在我们家墙壁上贴着一张细心表,孩子每细心一次,我就给他画一个红色五角星;当五角星满五个时,我就会给他一个小奖励,如带他去吃一次肯德基等;当小奖励满两次时,我就给他一个大奖励,给他买身新衣服、买个新文具盒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了,而粗心的毛病也明显地减少了。
, r; U/ b% C( e& w 妈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当孩子出现粗心的毛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你真是屡教不改”、“你就是一个‘小马虎虫’,我看你这粗心的毛病是真改不了了”,当家长说出这样的话时,孩子自己也会丧失信心。
7 P; h% N( ^+ z$ m0 J 人往往是有求证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6 {- W! U& H j9 B/ |4 J
方法四: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 S" O; ~; f6 w/ f# m! J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长便饭”。
e+ m6 [/ K7 W) j+ v 所以妈妈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 _) ~5 j7 q7 \' s
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当然也就是少有的现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