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挍注
作者:懋基发布:懋基
老子道德经挍注全文在线阅读_老子道德经挍注原文及翻译
道家
连载中
注疏
老子
道德经
德道经
校注
4705字数
147阅读
道德经传为老子所著,而传世之本,不一而异。今人常尊王弼注本为正,谓其近于老子。
而现代出土之古本,如郭店楚简,汉墓帛书,却亦同亦异。或曰,愈古者愈几于老子也。今校以简帛二本,注以圆其前后之说,作是文以纪,仅供参考。
此本乃汉帛出土以来,首部基于汉帛、楚简,最深入,最接近解读作者原旨的道德经挍注本;作者吸收阳明心学,另行构建了心、意理论系统,并以此作为解读道德经的基础,一反历史上以通假名义歪曲原文意旨的研究方式,基于汉帛楚简原文进行解读,如史上眇字往往被通假为妙,但实际上眇才是符合原旨。
作者解读切入角度虽然得以令作者更接近原旨,但作者研究水平有限,未免在挍注过程中出现失误,欢迎指正。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如电子图书、文章等)均来自网络,由网友上传,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属于相关法规规定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部分资料仅向VIP会员(向本站捐赠一定金额可获赠相应VIP用户组权限)开放,目的是避免经发布者校订修正补漏过的资料被粗滥分发,保护发布者权益,与资料价值无关,本站并未直接通过任何与相关资料价值有关的收费方式获取利益。
本站所有资料仅限用于学习研究用途,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商所有,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如有任何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之处,请联系我们,以便立即屏蔽、删除!详情请点击:版权声明
最新章节
《王弼注本》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
皆知美之为美,为何恶就来了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美,就会不尚美,不重美,于是,美就会由极而反,反为不美,美变成了不美,那么,恶就会成为美了,人们就会尚恶,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