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廈門大學人文教授易中天來寧,登上東南大學人文大講台,以『中庸的原則』爲題暢談中國智慧。易中天在對話中批判國人禮儀缺失,舊事重提『韓方之爭』不講道理、只講站隊,批評大學教育專業教育『害人』,以至於建議設立『諾貝爾腦殘獎』,但最後的解決之道是中庸之道,即既不走極端,也不唱高調,睿智的風格引發學子追捧。
段子一籮筐 笑侃南大東大『合併』 此次演講是東大大型文化素質教育精品活動,也是『2012東大新生文化季』之『名家系列高層演講活動』,由東大文化素質教育中心及共青團東大委員會主辦。易中天一上來就用一個有關東南大學與南京大學合併的段子。易中天說,高校合併實在是一種弱智的決定,很慶幸東大沒有與南大合併。『我聽說之所以沒有合併,是因爲合併後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比如取一頭一尾,叫東京大學;叫「南南大學」也可以吧,就感覺是南斯拉夫和南非合辦的大學。』 易中天坦言,爲求清靜,近年來自己推掉不少簽售和講座的邀請。期間遭遇的趣事一籮筐,穿插在講授傳統文化的『中庸之道』講座中,聽起來絕不沉悶。比如之前全國簽售新書,表明不簽售舊作,結果引發上海和武漢的讀者不滿。易中天學起兩地的不同風格來惟妙惟肖,『哥嗎我都買了呀……說個沒完,我說簽簽簽!武漢人就捧一大堆書衝過來,把書店的人往旁邊一推,易老師,簽這裡!受不了,只好簽,幸好我在武漢生活多年,習慣了。』 頒『諾貝爾腦殘獎』 父親去世『認』了不少兄弟 易中天現場不時頒出各種『諾貝爾腦殘獎』。『全國有那麼多高校,每天去一所,也要花十年時間。所以我在博客上寫要「休假式治療」,結果有人關心我是不是得什麼病了?這真是中國教育把人搞到腦殘,很多人有望得到「諾貝爾腦殘獎」。』爲說明老子矛盾轉化的思想,易中天還打過一個比方,『找老婆找個丑的,就不會紅杏出牆了』。『沒想到第二天見報標題嚇人,易中天:找老婆要找丑的,網民說你有本事把你老婆的照片登出來看看!誰說美女就一定紅杏出牆?這不是腦殘嘛,我只好又寫博文,「美女美女你莫慌,沒人說你定出牆」。』 『我們今天之所以出現那麼多的道德問題,就是高調唱多了。我很欣賞台灣的做法,提倡【國民道德守則】,裡面規定得頗有操作性,比如長輩和女士若未先伸手不得與之握手,應鞠躬表示敬意。』對照大陸,易教授表示,『畢業生合影跟老師也勾肩搭背,這不行的,我們現在沒有禮儀!』還有,大家喜歡叫自己老婆『我夫人』,『這太搞笑了!夫人是尊稱,只能說別人的老婆。我也不主張回到舊社會,把自己老婆叫「賤內」,叫「我妻子」,「我孩子他娘」都成。』易中天還哭笑不得地說,『去年我父親去世,收到無數弔唁簡訊,都寫「驚聞家父仙逝」,你爸沒死,死的是我爸!』 爲中庸正名 熱衷於『站隊』是時代的悲哀 在易中天看來,『中庸』這個詞被大家妖魔化,成爲『無所作爲,不求進取,不講原則』的代名詞,充滿誤讀。所謂中庸是我們民族獨有的智慧,就是不走極端,不唱高調。比如『以德報怨』是一種道德境界,但孔子並不贊同,『在他看來,大多數人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能作爲道德標準提出來。做不到的結果是所有人都作假。偽君子就是被道德高標培養出來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只有極個別人能做到。』 『中庸並不等於不要理想』,易中天說,在教育女兒的問題上,自己也很糾結。把女兒培養成『白雪公主』,將來定會吃下巫婆的毒蘋果,但又不能從小就教她如何算計別人,忽悠說假話,『一位老校長的話啟發了我,他說大學教育還是需要理想主義教育。理想主義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進入社會一定會碰釘子,但我們要學會妥協。』易中天強調,『馬上會有人質疑我,你難道不知道大學的精神在於獨立嗎?妥協的前提是獨立。在獨立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坐下來談,找到雙方的共同利益點,達成協議。我們的傳統思維是「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沒有妥協的傳統。但只有在中間地帶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才能不痛苦不糾結不煩惱。』 而之前流行的『韓寒與方舟子之爭』就被易中天視作走極端『死掐』的例子。『當時我所到之處總是被問,你是挺韓,還是挺方?我說方舟子有言論自由,就說我挺方;我說方舟子沒有充足的證據就指責韓寒代寫,是對作家人格的嚴重侮辱,又有人說我挺韓,我能誰都不挺嗎?我只想說道理,但沒人聽,大家都熱衷於站隊,這是時代的悲哀。請大家多想想道理在哪裡,少站點隊吧!』 論教育得失 『阿房宮真不是我燒的』 面對有學生的迷茫『在學校感覺沒學到什麼』,易中天表示根子在於中國教育的失敗。『我覺得現在很多中國大學不該辦,有些專業不該設,由此導致學生覺得學得沒意思,我只能提個建議,多辦這樣的講座。』此外,他也不贊成許多高校的專業教育,導致現在理工科的學生一點文史知識都沒有,文科生一點自然科學知識都沒有,這很可怕。『難道我們畢業後都是從事本專業的嗎?一個書記曾問我,你不是講歷史,就是講哲學,你怎麼會是中文系畢業的呢?我反問他,你怎麼會是書記專業畢業的呢?其實很多學生畢業後都不從事本專業,那我們爲什麼擠破頭要到名校去學我們不喜歡的專業?是衝著百年老校的學風去的!樹木和老房子都是氣場。當年我在武漢大學讀研,所有的講座包括數學物理的我都沒落下,其實也聽不懂,就是「熏」一下。我曾經去一個高校演講,學生被問及「阿房宮是誰燒的」,真有人像觸電一樣站起來說,不是我干的!』易中天笑言,『四年爭取不要虛度,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死了,書沒讀完,讀點書聽點講座吧,戀愛也要談。』至於不虛度大學生涯有沒有可操作的辦法,他的方法是寫日記,『我寫日記不寫感受,就寫每天幹了什麼,過後一看就知道自己有沒有虛度時光。』 (張楠) 來源:揚子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