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談"人恆過,然後能改"(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10-17 18:05|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2201| 評論: 0|來自: 中國網文化中國

摘要: 甲古文的恆字寫作『(二字中間一個月或日字)』是個會意字。古人用圭臬測日影正四時。甲古文中的上下二橫可能要表示的就是日影或月影在圭臬上的極限。所以甲古文的恆字意爲太陽或月亮的變化可以用圭臬上的日影或月影 ...

甲古文的恆字寫作『(二字中間一個月或日字)』是個會意字。古人用圭臬測日影正四時。甲古文中的上下二橫可能要表示的就是日影或月影在圭臬上的極限。所以甲古文的恆字意爲太陽或月亮的變化可以用圭臬上的日影或月影在上下二極之間的變化來觀測到。通過圭臬上的陰影可以測量到日月的變化而正四時。從而指導民眾從事農事生產。因此,恆字的初意包含有觀測恆量的意思。而且這種測量活動每天不斷,故曰常。

因爲月亮周期(約27.32天)太陽周期(約365.2422天)時間相對都比較長,所以恆字就有了一個引申義――長久。【易.恆】:『【彖】曰:a,久也。上而柔下。』這裡的恆字,用的就是恆字的這個引申意。

又因爲一個月相變化周期是相對穩定的,所以,恆字又有了另一個引申意――固定。【論語.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oa,不可以作巫t。」』里的『恆』字,則是同時使用了長久、固定之意。

從出土資料來看,至少到了西周中期,金文中便衍生出了加心字的恆字,估計是因爲日月變化的周期的時間不是一個整數值,用圭臬觀測到的年時和月時相比較有誤差,古人以爲是觀測者不用心所至,所以加了個心字旁,意思是提醒操作者思想不能開小差,要用集中心細,才能準確無誤的得到日月在圭臬上的變化真值。得到真值後古人設置了閏月閏年以平衡時差。

現在我們用到的詞組:恆量、恆溫、恆壓、恆濕等都還在使用恆字的恆量這個義項。

恆溫(constant temperature) 專業術語:用人工或自動控制方法保持溫度值的恆定不變。這裡溫度值(如真值爲30攝氏度)就相當於古人要考察的月亮。溫度計就相當於古人用的圭臬。要考察的是環境與真值是否相同。相當於圭臬上的陰影與月亮的變化是否相同。恆壓、恆濕等中的恆字所使用的都是這個相同的義項。

既然恆字的『常』『久』『固定』等義項在解釋『人恆過,然後能改』存在某些缺陷,那麼我們可以把『恆量』義項代入看能否更好的釋譯原文。

在『人恆過,然後能改』這句話里,『過』指代溫度值,人指代溫度計,要考察的是環境指代人的言行思想。那麼這句話可以試著譯爲:考察人的言行思想是否與『過』相同,然後才能決定是否改(人的言行思想)。或者譯爲『人恆量自己的過錯,然後才能改。』將這段白化文試著用古文表達,也是『人恆過,然後能改』最爲妥當。至於『過』解譯爲『過猶不及』之『過』還是譯爲『過錯』的『過』,好象都不對譯文有影響。這樣譯後語意清晰,語句通順,也注意到了『順理成章』,基本上沒有違反了訓詁學的字從詞意,詞從句,句從節,節從章,等基本原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另一篇古文【老子】中的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其中的恆字作恆量解,好象也能說得通。當然,個人更喜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樣的【老子】更有一種玄之又玄的神秘和無爲無不爲的大氣。

綜上所述,【孟子.告子下】之章節可試譯如下: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爲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人恆量自己的過錯,然後才能改正;內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爲;這一切表現到臉色上,抒發到言語中,然後才被人了解。在一個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國家要恆量會不會滅亡。』

當然,語言本身就有很多理解,而且古人已經死了,他們不能站起來辯駁了,我們如果要知道古人實際上說了什麼,那就必須從不同的解釋當中作出選擇,或者是從訓詁學觀點另作解釋,我們都知道,今人可以用古義,但古人決不會用今義。知道字的『時代變遷』,是讀懂古書的關鍵所在。人們在注釋古書中某些難懂的字句的時候,往往引用幾家的說法,再加上一句「今並存之」,或「此說亦通」。我們可以把這些情況稱爲「並存論」和「亦通論」,其實質就是在讓大家來『恆』。所以,如上釋義『人恆過,然後能改』這一句。是否過猶不及或者是錯誤的。大家來『恆過,然後改』。

人恆過,然後能改。古人誠!不欺我也!

(作者:體用而已 本文由國學復興文化論壇供稿 刊載本文只爲傳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認同其觀點)


來源:中國網文化中國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