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駕馬車――馮驥才的繪畫、文學、文化遺產保護與教育』展覽,9月9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眾多文化名人前往助陣。前天,馮驥才接受了本報專訪,他稱要站在明天看現在,對文化保持先覺性。對於那些注重市場的年輕藝術工作者,馮驥才告誡說:『我特別希望對年輕人說一句話――面對藝術,背對市場。』 第一駕馬車繪畫 舉辦畫展答謝恩師 北京畫院美術館最近迎來了馮驥才的繪畫、文學、文化遺產保護與教育展。9日開展當天,現場人頭攢動,不乏文化界名家,從中一眼就能望見1米9高的馮驥才。70歲的他慈祥地和每一位要求合影的觀眾拍照留念。9月16日,他將在現場簽售最新出版的畫傳式圖書【生命經緯】。 這次展覽是馮驥才在北京舉辦的第三次展覽,有著特殊的意義,就是感謝恩師惠孝同。前天接受採訪時,回憶起十幾歲跟著恩師學畫的場景,他像個小孩子一樣純真地笑了,『那時候我一放假就到老師位於王府井的家裡住,老師家收藏了很多古畫,我就臨摹古畫』。正是因爲恩師是北京畫院的畫家,所以馮驥才選擇在這裡辦畫展。 馮驥才指著展廳中最醒目的兩幅畫,一幅是恩師1959年創作的【湖山霧靄】;第二幅畫是1964年馮驥才創作的【山居圖】,由恩師題字。他說:『我把這兩張畫放在展覽的最前面,第一幅是老師遺作,第二幅是老師對我的鼓勵。』 學繪畫就像練京劇 談到繪畫技巧時,馮驥才認真地說:『要練好基本功,沒有別的捷徑。研習中國畫的基本功就像學京劇,學京劇要從小拜師學藝,光吊嗓門是唱不出好京劇的,唱不出字正腔圓。』 馮驥才認爲,一定要在研習基本功的基礎上吸收新東西。新元素可以是西方的、現代的,可以是攝影或影視方面,『我對這點沒有任何的自我約束』。他總結道:基本的中國畫元素不變,不斷吸收新東西,技巧再變也不會變中國傳統文人畫的基本元素。 馮驥才指出,一名好畫家必須具備的第二點是修養,『唐代詩人杜牧說:「功夫在詩外」,人生的歷練、命運的跌宕、自身的修養都可能是寫好一首詩的重要元素。這些元素並不在詩裡面,在詩外面,但它們是一首好詩表現的最基本元素。』 勸告晚輩背對市場 談及現在的藝術圈,馮驥才勸告青年畫家,不要著急追求市場效益,『人是爲了看見自己的心靈才畫畫的』。在他看來,市場價格和畫作價值並不對等。他以著名畫家梵谷爲例說:『我去過梵谷的故鄉,看到他生前住的房子只有6平米。他最好的一幅畫,在當時只能賣到3法郎。』馮驥才認爲,市場上畫賣得好的畫家不一定畫出非常好的作品。 『鷹有時會飛得像雞一樣低,但是雞永遠不可能飛得比鷹高。』馮驥才幽默地說,市場規律並不等同於藝術規律,『我從來不看這個畫家的畫能賣多少錢,我只看他的畫。只有投資者才看價格,也就是只有不懂畫的人才看畫的價格。』馮驥才把爲了市場而去畫畫的行爲稱爲『烹調藝術』,『我特別希望對年輕人說一句話:面對藝術,背對市場。』 來源:京華時報 |
歲次乙巳辛巳月戊子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二日申時| 2025/5/19/週一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