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何爲"君子之爭"?孔子的競爭論(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8-23 23:17| 發布者: 家鄰| 查看: 2295| 評論: 0|來自: 慧聰網

摘要: 這就是孔子的競爭觀。與孔子相呼應的,則是十九世紀末期美國的麥可・波特也是研究競爭的一位專家,他提出了和孔子一樣的想法,就是競爭一定要良性競爭,競爭一定要講規則。     比方說,某企業準備在企業內部 ...
這就是孔子的競爭觀。與孔子相呼應的,則是十九世紀末期美國的麥可・波特也是研究競爭的一位專家,他提出了和孔子一樣的想法,就是競爭一定要良性競爭,競爭一定要講規則。

    比方說,某企業準備在企業內部競選總經理,候選人甲認爲乙是自己的潛在競爭對手,於是跑到董事長那裡:『董事長,乙罵您來著,而且這傢伙有貪污嫌疑。』甲剛走,乙又來了:『董事長,甲說您有貪污嫌疑,他還罵您來著。』這樣爭的結果,就是企業內部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最後上來的管理者都是精於陰謀詭計的人。一層一層,一批一批,逐漸結成一張讓有能力的人無法生存的網。這樣的企業的敗亡也是旦夕之間的事。

    如果換一種方式呢?還是競選總經理,候選人甲基於競爭的原則,雖然他認爲乙是自己的潛在對手,但他認爲應當光明正大的競爭,當董事長問他對乙如何看待時,他會說:『董事長,我認爲乙精明能幹,也能夠勝任這一職位。『而乙也會很客觀的評價甲。這樣,即使競爭失敗,大家一樣是朋友。如果一起共事,也依然會和諧,而且關係簡單。關鍵是對於企業而言,這種良性競爭能夠促使能者上庸者下,大家都基於公心,以能力爲準繩來進行考核,自然企業蒸蒸日上,董事長也樂得輕鬆快樂。

    這些年,競爭這個詞從西方引入中國,開始被大家所接受和泛化。但競爭的精義卻被歪曲和扭曲,競爭變成了無所不用其極的惡性競爭,最後的結果也是兩敗俱傷。這種惡性競爭不但擾亂了市場規律,還使得社會道德秩序的混亂,乃至人心的混亂。

    當我們經歷了慘痛的教訓,回頭再看時,卻發現二千年前的孔子早已經告訴我們要君子式的競爭而不是小人式的競爭。只有君子式的競爭,才能夠讓大家共贏,多贏,才能夠在博弈的過程中各取所需,彼此促進,共同進步。

    就像一位敘利亞近代詩人所說的:只有當你被追逐的時候,你才跑得最迅速。但我們必須正確地對待榮譽、金錢,坦坦蕩蕩的迎接每一個勝利和失敗。
來源:慧聰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