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持人崔永元『炮轟』長春電影製片廠(簡稱長影)事件。8月6日,長影在海口召開了『環球100』電影主題公園的設計匯報會:一個占地7000畝、總投資高達436億元、被譽為世界級電影主題公園的龐大項目就此浮出水面。長影回應:這個項目是通過國家批准的。(8月15日【錢江晚報】) 小崔,一個喜歡『說事』的媒體人,這一次是鐵了心要『揭開長影黑幕』。其勇氣與魄力令人敬佩。上了一定年紀的人,很多人是看着長影的影片長大,對長影自然情有獨鍾,甚至是刮目相看。平心而論,長影發展『多種經營』本身並沒有錯,甚至是在探索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屬於文化範疇的長影走文化產業之路,興文化產業之業,不僅不是『不務正業』,而且是利用得天獨厚的優勢,給力文化產業。然而,長影,不能留下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陰影』,更不能在發展路徑上『跑偏』。 文化產業里藏着貓膩,消耗掉『文化力』。鄭東新區宋慶齡基金會青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原是一個公益項目。活動中心占地222畝,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總投資8億元,由河南宋基會承辦。在『宋慶齡』雕像背後,有一塊已經停工的大面積建築,是報批土地的另外4/5部分。這些建築將會是15幢樓房,占地160畝,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的商品房。雕像的背後,不僅僅是商品房建設的問題,也暴露出文化產業『發育不良』的詬病,甚至,有時文化產業淪為『框』。 有時,經濟『骨感』一點,文化會更『豐滿』。龍年春晚中,最讓觀眾感覺到被尊重的一點就是剔除了所有形式的廣告,也被稱為最乾淨的一屆春晚。經濟是基礎,可是一味地看重春晚的經濟價值,就會沖淡文化味,染上銅臭,就會招來觀念的反感,甚至是厭惡。受眾的好惡,最終決定春晚的『價值』。往年的春晚,單純從經濟學價值看,可謂『很豐滿』;但從文化價值與社會影響力看,變得越來越『骨感』。研究春晚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對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有示範意義。 小崔說事,『影』射文化產業是走『長』遠之路,還是急功近利的短視。文化產業迎來巨大的政策機遇期,各地興起文化產業發展與建設的熱潮。如何讓經濟給力文化,讓文化回報經濟,是門大學問,需要大智慧。如果簡單地把文化『嫁接』於房地產之上,或許可以獲得『最快、最直接』的經濟效益,但是,極有可能也把文化的根刨出來,讓文化的綠茵萎縮,讓文化的潤濕乾枯。此謂『短視』。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頂層設計』,需要有長遠規劃,需要站大文化的高地上審視。 (王旭東 中國網觀點中國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觀點中國,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中國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