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震災面前,讓我們體察人性的力量

國學新聞

2012-8-16 08:43|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609| 評論: 0|原作者: 支玲琳 |來自: 解放日報

摘要: 2008 年 5 月 12 日,就在我們這座城市微微晃動的前一刻,遠在 1600 公里外的汶川,卻在大地深處發出了強烈震顫。一時間,河流改道,山川崩摧,風雲變色!強度巨大的汶川地震,瞬間傳遍大半個中國。美好家園 ...

2008512日,就在我們這座城市微微晃動的前一刻,遠在1600公里外的汶川,卻在大地深處發出了強烈震顫。一時間,河流改道,山川崩摧,風雲變色!強度巨大的汶川地震,瞬間傳遍大半個中國。美好家園,瞬間夷爲平地,無數鮮活生命就此消失。大自然,竟然以這樣一種慘烈的方式,證明著自己的力量!

『秋天漫山紅葉,遠處雪山,人間仙境一般,令人沉醉』,曾經融化在無數遊人眼中的美麗山中小鎮,如今已是殘墟一片。哀吟與傷痛,遍布蜀中大地;千里河山,無處話淒涼。看著一張張從災區現場發回的圖片,淚水模糊了我們的雙眼:早上還對著孩兒嘮叨,下午已是骨肉分離;不過是前後幾秒,夫妻二人,卻已是陰陽兩隔;白髮人送黑髮人,生死兩茫茫,世間最慘痛的,莫過於此。還有那些令我們牽腸掛肚的,身處道路中斷、通訊全無的孤城中的人們,你們還好嗎?那些被壓在廢墟瓦礫之中的人們,你們可千萬要等到救援人員的到來啊!

生命重於一切,行動才是關鍵。汶川強震發生後,高效的政府救援機制即時啟動。當大多數中國百姓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的時候,溫總理已經坐上了飛往災區現場的專機,民政部首批救災物資更是第一時間到達災區,各級黨委、政府部門也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救命如救火,在惡劣的自然災害面前,黨和政府真正把人民的安危擺在了第一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中國式應急速度』。看著溫總理在暴雨中,在殘垣斷壁下,不顧餘震危險,奔走呼號、鎮定指揮,看著人民子弟兵通過衝鋒舟、跳傘、徒步行進各種方式,哪怕想盡一切辦法,也要進入孤城,看著剛剛打通的路又塌方了,特種部隊依然沒有放棄,繼續深挖……我們由衷相信:雖然天災不期而至,但是一個堅強自信、指揮有力的政府一定能夠在最短時間裡、最大程度地調集各方力量。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這是一場生死大救援,多一秒就可以挽救一個生命。但是,也請你們保重。看著變成泥人的你們,聽著你們沙啞的聲音,聽到你們受傷的消息,我們同樣難過。

早一點送達,多一點希望。遠在川外的網友早已行動起來,他們說『一隅有難援自八方』,不斷在網上焦急詢問:我們要捐衣服、棉被,到哪裡捐?我們要到災區去救援,怎麼去?什麼時候能去?截至記者發稿前,民政部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全國已經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物達6.03億元。成都、重慶無償獻血的人排起長龍,而上海的銀行網點也異常忙碌,很多白領放下了手頭的工作,排著長隊向紅十字會匯款。他們中,很多是第一次在無號召的情況下,主動捐出了生平第一筆,可能也是最大一筆數目的捐款。同樣遭受過大地震之痛的唐山兄弟,帶著他們的醫療隊也來了。『汶川兄弟,唐山人民最能體會你們的感受,別怕,我們來了』,這樣的留言,讓我們淚流滿面。還有媒體工作者冒著生命的危險,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現場;主持人24小時不間斷,紅腫著雙眼堅守直播陣地,哽咽著傳遞最新消息。不能缺席、不能倒下,因爲他們知道,多少離鄉在外的四川人正焦急等待著親人的消息,多少人正關切著救災工作的進展,又有多少人守在電視機面前,和災區人民一同度過不眠之夜。這就是手足情,這就是同胞心。雖然無法親身趕往現場,雖然每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我們相信,一份光,就能發一份熱。只要我們和災區人民同在,就一定能夠共渡難關。

人性的力量,能跨越國界。面對天災,隔閡、紛爭、誤解,都顯得微不足道。拯救受災人群的生命,牽動著世界人民的心。國際奧委會在第一時間宣布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100萬美元。在地震多發國日本,日本網友自發發起了募捐行動,他們留言道『真希望把我們的經驗帶給你們,如果需要,我們會帶著精英救助隊和救生犬去的』。美國總統布希表示,美隨時準備向中方提供幫助……

災難不期而至,每一條生命的隕落都讓我們爲之深深痛惜。但是,面對災難所展現出來的人性光輝,我們相信,這將是一筆永遠的財富。它不僅將助我們戰勝天災,對於我們的國民心靈來說,更是一次檢閱和洗禮。攜起手來,沒有什麼能將我們打倒!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