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子街悅方商業大廈下,柳肅設計的南宋木構涵渠遺址展示館。供圖/柳肅 本報長沙訊 古香古色的坡子街又多了一個文化景觀――南宋涵渠遺址。如今,經過多年的修復和設計,遺址的部分木結構設施已在原址對外展示。 不過,不少看過的市民都有疑惑,『這個遺址究竟是做什麼用的』。長沙市文物局局長曹凜表示,南宋涵渠遺址的用途,需要進一步研究。 2004年,長沙坡子街一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處南宋時期的地下大型木結構建築遺址,包括木頭搭成的三角形『屋脊』和與之垂直相連的木槽。當時,專家在實地考察後得出結論:這是南宋時期的『自來水設施』。遺址中,『屋脊』長約30米,東西走向,一直延伸到發掘基坑之外。考古人員經過現場測量發現,僅四五米的長度便有40厘米的落差。木槽呈南北向,一端南高北低,一端北高南低,木槽裏面有多道閘門,木槽與『屋脊』構成一個『丁』字形,相當於一個錯綜複雜的過濾、給排水工程。 8年之後,經過國內建築、考古等領域專家反覆考證,將這段遺址稱為『自來水設施』並不準確,『南宋涵渠遺址』則更加嚴謹。曹凜告訴記者,涵渠遺址的用途並不清楚,仍需進一步研究。 南宋涵渠遺址的部分結構已由文物部門進行了脫水、防腐處理,並在原址按原貌復原展出。目前,在坡子街逛街的市民,就可在悅方大廈負一樓一睹南宋涵渠遺址原貌。 記者徐海瑞 實習生趙林歡 來源:瀟湘晨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