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參加情系巴蜀-兩岸文化聯誼行的兩岸嘉賓聽取四川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作『巴蜀文化的百年發展與創新』主題報告。(中國台灣網 )
中國台灣網7月11日成都消息 11日上午,由中華文化聯誼會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四川省文化報告會在四川省博物院召開。由台灣前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焦仁和任團長的台灣嘉賓團共95人出席報告會。四川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作了以『巴蜀文化的百年發展與創新』爲主題的報告。 鄭曉幸說,辛亥革命以來的一百年,是中華民族奮鬥史上波瀾壯闊的一百年,也是巴蜀文化蓬勃發展的一百年,百年巴蜀文化,在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中,產生三種文化精神,興起了三次文化發展高潮。一是以辛亥的革命精神爲標誌,巴蜀文化邁向了建設現代發展的新階段;二是以抗戰的四川精神爲標誌,巴蜀文化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取得全面發展新勝利;三是以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爲標誌,四川文化建設取得了跨越發展新成就。 鄭曉幸特別指出,抗震救災精神豐富了巴蜀文化傳統。『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爲補償的』。以四川人爲主體,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爲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在當代的集中體現和發展,是對巴蜀文化精神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繼承,是對辛亥保路運動革命精神、抗戰時期四川精神的豐富,極大地發展了巴蜀文化傳統。是對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大歷史貢獻,對於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鄭曉幸最後說,源遠流長、絢麗多姿的巴蜀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不斷繼承、創新和發展,豐富了人類的歷史遺產寶庫。作爲華夏兒女和炎黃子孫,作爲巴蜀文化的傳承人和後來者,我們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珍視優秀傳統,擔當歷史重任,海納百川,兼容並包,推動巴蜀文化繁榮發展,創造新的更加輝煌的明天。(記者 趙輝)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