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克州阿克陶縣考古工作中,發掘出102座墓葬,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嬰幼兒和未成年人的墓葬。考古人員稱,這在新疆考古史上比較少見。 7月25日,負責此次發掘工作的考古研究所館員艾濤通過電話告訴記者,阿克陶縣大型墓葬群位於克孜勒加依山坡,總面積約1500多平方米,為配合當地水庫修建,今年6月,考古人員啟動了這裡的發掘工作。截至昨天,考古人員在克孜勒加依墓地共發掘102座墓葬,出土瑪瑙珠、銅器、陶器、服飾等隨葬品上百件。 發掘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大量的嬰幼兒和未成年墓葬,『占一半以上,』艾濤說,這些嬰幼兒和未成年人,有的用木棺裝殮,有的直接入土埋葬,這種現象在新疆考古工作中很少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嬰幼兒墓葬聚集?考古人員初步猜測,這裡有可能是專門埋葬嬰幼兒的墓地。嬰幼兒墓葬多,也反映出當時的醫療水平不是很高,嬰幼兒死亡率比較高。 艾濤說,此次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不少形制獨特的木棺,有關扇式,箱式、還有桶式,每塊板材加工都很平整,板材與板材的鉚接拼合處做工很精細。『除了上世紀80年代,喀什出土的唐代彩棺結構、工藝與其類似外,新疆其他墓葬中還未見到過這種形制木棺』。 據艾濤介紹,由於該墓地文化現象較為獨特複雜,可參考文獻也極少,墓葬群年代目前還無法斷定,然而,就墓葬群的棺木結構和陪葬品的種類來看,該墓葬群對研究葉爾羌河流域上游地區古代人民的生產、生活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來源:天山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