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熱點 西泠印社成立近110周年,饒宗頤先生繼任社長,對其發展有重要意義?還是 21世紀的西泠印社已『底氣』不足,饒先生能做的只能是短暫重現昔日西泠印社的『分量』與『尊嚴』? ■劉曉林 2012年6月29日,九旬高齡的饒宗頤親臨西泠印社的孤山社址,成為繼第四任社長沙孟海之後,20年來首位親臨孤山社址的西泠印社社長,這對於百年西泠印社來說又一件盛事。 在西泠印社柏堂,饒先生在孤山上與印社社員代表見面,並在西泠印社柏堂欣然提筆,題字『播芳六合』。他解釋所書『播芳六合』四個字:『六合』是為天地,就是世界,西泠印社的精神,就像花兒的芬芳一樣,會散播到世界各地。 西泠印社是我國近現代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文人藝術社團,其社長饒宗頤先生不但是領袖群倫的一社之長,更是一個時代文化藝術精英的最高標誌。饒先生以學界泰斗之尊而膺此重任,既為先生喜,亦為西泠印社得人而幸。 曾經是文化藝術重鎮的西泠印社在21世紀的『底氣』不足了!在這個意義上講,當下的西泠印社需要饒宗頤先生甚於饒宗頤先生需要西泠印社社長的桂冠。 西泠印社創立於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作為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專業學術團體,在國際上享有『天下第一名社』的盛譽。創立百餘年來,西泠印社精英雲集,名家輩出;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朴初、啟功諸位先生先後擔任西泠印社社長,亦是翹楚中的翹楚。 饒宗頤先生1917年降臨人世間。廣東潮州人,目前定居香港。學貫中西,著作等身,通曉多種語言,在傳統文史研究和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近東文明以及藝術、文獻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精深研究。除治學之外,精通琴、詩、書、畫,具有深厚的藝術修養。 西泠印社比饒宗頤先生僅年長10餘歲!問題在於如此高齡的饒宗頤先生能為西泠印社做什麼呢? 有文稱:『自2005年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長啟功先生逝世之後,西泠印社社長一職一直空缺至今。現西泠印社成立110周年大慶將近,如能有一位成就卓越、深孚眾望的大師級人物繼任社長,對西泠印社的發展將具有重要的意義。』 九天居士卻不能苟同如上觀點。或許饒宗頤先生能為西泠印社短暫重現昔日的『分量』與『尊嚴』,但是一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可怕事實誰也無法隱藏――西泠印社整體的文化藝術『含量』早已大大不如從前!甚至可以說中國今天的文化也令人擔憂,淺薄的驚人、泛泛的驚人、權勢的驚人。所謂的文化剩下的是高貴的名稱,其軀殼下滿是五花八門的『浮雲』。當沒文化與有文化功效相同時,中國將會怎麼樣? 歷史使得西泠印社選擇了饒宗頤先生!筆者仍認為,西泠印社此舉的榮耀背後的確有着些許莫名的悲哀。饒宗頤先生之後,誰繼西泠?饒宗頤先生之後,西泠何去? 鏈接: 2011年12月13日,西泠印社第八屆理事會第六次會議,推舉饒宗頤先生為第七任社長。『實至名歸』,是學界藝苑內外對饒先生出任社長的普遍評論。 饒宗頤先生作為學界泰斗、書畫大家早已蜚聲中外,有『北季(季羨林)南饒』之說。錢鍾書曾評價饒宗頤是『曠世奇才』,季羨林說他『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而金庸則說『有了饒宗頤,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饒宗頤先生歷任香港大學、法國巴黎高等研究院、美國耶魯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和法國遠東學院院士等職。曾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授有『漢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漢學儒蓮獎』。 2011年7月國際天文聯盟批准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0017的小行星命名為『饒宗頤星』。 圖為饒宗頤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