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文化名人『被署名』當警覺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7-18 18:45|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2726| 評論: 0|來自: 工人日報

摘要: 最近,一篇署名『王安憶』的談中西文明的網文,因觀點犀利,言辭『憤青』,引發圍觀。然而近日王安憶的好友、上海作家王周生公開替好友闢謠――此文不是王安憶寫的。忙著闢謠的還有賈平凹,他說網絡上瘋傳的【說韓寒 ...

最近,一篇署名『王安憶』的談中西文明的網文,因觀點犀利,言辭『憤青』,引發圍觀。然而近日王安憶的好友、上海作家王周生公開替好友闢謠――此文不是王安憶寫的。忙著闢謠的還有賈平凹,他說網絡上瘋傳的【說韓寒】一文根本不是自己的文風。在偽造零成本的情況下,現在各色虛假的名人名言泛濫網上。而文化名人紛紛遭遇『被署名』,也使得網絡公信力再一次受到考驗。

文化名人紛紛遭遇『被署名』,這是應該引起關注的一種網絡文化現象。縱覽如今的網絡世界,這種惡意假託名人之舉,非常多見。網絡上有很多所謂的『名人名作名句』,比如流傳很廣的『李開復書單』、『白岩松名言』等,然而據當事人證實,這些『名言警句』都是造假託名之作。文化名人爲什麼當成了『被署名』的對象?因爲,有的『被署名』的名人不會上網,或者有的已經故去,比如胡適,或者身在海外,比如希拉蕊等,都是很難進行闢謠的人,這給了那些進行造假的人鑽營的機會。

其實,辨別這些文章、名言警句的真偽,只要找到創作當事人自證的事實即能說明問題。王安憶通過好友幫忙,向大眾和媒體澄清,平時不上網,因此在網上很少發言,『從來沒有說過這段話,從來不以高屋建瓴之勢談論這類問題。請不要借用她的名字說事兒。這很不負責任。』作家賈平凹聽說『自己』的這篇網文【說韓寒】在網上已經非常有名,而且流傳甚廣,趕緊發聲明澄清闢謠,表示自己不會上網,其文風格『根本不是自己的文風』。相信廣大網友、讀者,看到他們這樣極爲嚴肅、鄭重的聲明,會做出正確的判斷,了解事物的真相。

爲什麼會出現毫無顧忌地利用文化名人的身份、名聲進行造假?這與我們的文化環境和流行文化的風氣,有很大關係。如今,在消費文化原則的指導下、商業利益的訴求下,影視劇生產製作、圖書出版、歌曲創作、文學創作等領域中抄襲、盜版、山寨、代筆等種種造假行爲,甚是猖獗,不僅凸顯原創力的匱乏,更敗壞了創作的風氣、文化的風氣。網絡上,據說新浪網以『歷史老師袁騰飛』爲名的博客就曾多達十幾個,騰訊網上『韓寒』的微博更是多達一萬多個。而這樣的文化名人網上頻遭『被署名』,其實也是當下這種文化造假之風盛行的一種折射。

文化名人,往往具有很大的社會和文化的價值,具備作爲社會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而他們的言行往往具有影響傳播的作用。因此,假造、濫造這些文化名人的思想、觀點,讓文化名人成爲『被署名』的對象,就是這些造假者假託、騙取和盜用這些文化名人的這種社會和文化的價值、影響力,利用大眾崇拜文化名人的心理,以『零成本』,來行其急功近利之實,以達到個人私慾的目的。

我們知道,『名人作品』已不單單是文學作品,而實際上是『名人』爲大眾提供的一種特定『精神服務』,正是爲了接受和享受這種特定的精神服務即特定對象的創作,人們才去閱讀『名人作品』,接受這些名人的名言警句的影響,因此,『名人作品』只能由當事人『名人』自己創作完成,否則,就構成了對『名人作品』受眾的惡意欺騙。

所以,盜用文化名人之名,以行一己私利,是不能容忍的文化造假。這種文化造假,是對文化名人署名權的嚴重侵犯,傷害了文化名人的聲譽,損害了網絡的公信力,讓文化誠信付出了代價,是對文化的極大的不尊重,更是對讀者的惡意欺騙。


來源:工人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