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发挥特色优势重在“适宜”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2012-7-10 22:55| 發佈者: 真衣| 查看: 1855| 評論: 0|來自: 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   一个村卫生室却有面积二千多平米、病床近40张、科室4个,堪比乡镇卫生院规模。这是湖南常德武陵区芦获山乡伍家坪村卫生室,其发展如此之好,缘于中医特色专科——姚氏骨伤科。村医姚仕兴和儿子姚选林已是第三、 ...
声明 / 聲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一个村卫生室却有面积二千多平米、病床近40张、科室4个,堪比乡镇卫生院规模。这是湖南常德武陵区芦获山乡伍家坪村卫生室,其发展如此之好,缘于中医特色专科——姚氏骨伤科。村医姚仕兴和儿子姚选林已是第三、四代传人,秉承祖传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正骨特色,尽量不开刀,费用只有县级医院的1/3,各地前来就诊者众多。

  基层重在保基本医疗,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更具明显的优势。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医药的“适宜”性,即以“合适”的方法和服务,“相宜”于基层的条件和实际,以最少成本实现最大效益。

  比如,中医药不需特定设备的简便性,“适宜”于基层条件的简陋;针灸、推拿、刮痧等方法的多样性,“适宜”于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就地解决;中医“治未病”渗透于生活中的丰富理念和实践,“适宜”于基层疾病预防和慢病治疗的持续性干预;中医的效验安全而费用低廉,“适宜”于大多收入偏低的基层百姓的可承受;中医“大医精诚”、医患紧密互动特征,“适宜”于基层富有人情味的“熟人社会”特性。

  中医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与基层有着天然的渊源和契合性,中医的“简便验廉”特色也主要在这层意义上而言。因此,中医药若能在基层充分发挥作用,展其所长,将极大改善我国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的局面,保障城乡居民卫生公平。伍家坪村卫生室的姚氏骨伤科备受当地百姓欢迎就是例证。

  然而,调研发现,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及其“适宜”性优势在基层远未得以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是相关补偿、投入、医保、价格等体制机制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缺乏鼓励上述特色优势发挥的外部政策环境。

  比如,中医药服务项目收费过低,在村卫生室针灸、火罐、刮痧等中医技术甚至无法收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制剂纳入医保太少,中医药预防保健项目尚未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从而影响了基层人员提供中医药服务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的积极性。

  事实上,上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框架大都已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深化医改的系列政策和文件中,当务之急是,一要加大《若干意见》相关精神的贯彻落实力度,二要在深化医改制度设计上切实体现中医药特点、符合基层实际。

  在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重在“适宜”。做好“适宜”这篇文章,是农村和社区的人民群众所需,也是解决中国基层卫生问题所需。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