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芷蘭齋書跋:黃永年跋・嘉靖本【白氏文集】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7-2 10:11|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2232| 評論: 1|原作者: 韋力|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唐代白居易撰,明嘉靖間伍忠光刻姑蘇錢應龍重修本。鈐印:彭城江子藏書畫圖記。 黃永年題記 唐會昌五年( 845 )白居易作【白 ...

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唐代白居易撰,明嘉靖間伍忠光刻姑蘇錢應龍重修本。鈐印:彭城江子藏書畫圖記。

黃永年題記

唐會昌五年(845)白居易作【白氏集後記】云:『白氏前著【長慶集】五十卷,元微之為序;後集二十卷,自為序;今又續後訂五卷,自為記。前後七十五卷,詩筆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集有五本:一本在廬山東林寺經藏院;一本在蘇州禪林寺經藏內;一本在東都聖善寺缽塔院律庫樓;一本付┕昀桑灰槐靖鍛饉鍰父笸8韃賾詡遙諍蟆F淙氈盡⑿侶拗罟傲驕┤思掖湊擼輝詿思恰!弊鞔撕蠹譴文輳拙右組猓蝕似呤寰肀鏡蔽資仙爸詈蠖ū盡4宋灞窘暈幢荊蘊浦了瘟鞔討校磬庇斜湓觥!緞綠剖欏ひ瘴鬧盡紛髕呤寰恚凍縹淖苣俊紛髕呤恚犢ふ潦櫓盡紛髕呤瘓恚噸閉槁冀饊狻紛髕呤瘓恚⒓牽骸敖癖酒呤瘓恚氈盡⑹癖頸啻尾煌J癖居鍾型餳瘓恚苑搶痔熳約侵梢印!

今傳世最早刻本為南宋紹興初年刻本【白氏文集七十一卷】。七十五卷本宋人未見著錄,似僅存於傳說。【述古堂書目】載有【白氏文集七十五卷】,然『庚寅一炬,種子斷絕』,故錢謙益曾藏七十五卷本之【白氏文集】,則為傳說中之傳說。另錢曾【讀書敏求記】中言曾於錢謙益處所見【白氏文集】為廬山本,然宋人宋敏求卻言廬山本止七十卷,且無續後集,故錢謙益曾藏七十五卷本之說更見可疑。黃丕烈嘗以白金二十兩易得絳雲樓燼餘殘本【白氏文集】十七卷,是書既有燒痕,亦有水漬,僅知其為宋本,確否七十五卷本之殘卷則未知,【蕘圃藏書題記】記此事甚詳。

進入明代,此書刻本甚多,最早為正德八年蘭雪堂銅活字本,另有正德十四年郭勛刻本,嘉靖十七年錢應龍刻本,萬曆三十四年馬元調刻本。寒齋所藏為明嘉靖十七年伍忠光龍池草堂刻姑蘇錢應龍重修本,半頁十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鈐有『黃永年藏善本書印』及『彭城江子藏書畫圖記』。龍池草堂為吳郡人伍忠光之室名,曾刊刻【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張說之文集二十五卷】及【冀越集八卷】。其中嘉靖十六年刊刻之【張說之文集二十五卷】為此書傳世最古者,前有永樂七年吳縣貞隱老人伍德跋,謂手錄此書以備一覽,亟欲梓之而力不果,冀後世子孫有能續之云云。由此可知伍氏一族書香延續百數十年,其後裔果不負祖望。錢應龍者,今所存資料甚少,僅知其刊刻過此書與【元氏長慶集六十卷】。

此書有永年師寫於榮寶齋綠格箋紙跋語一頁,附於卷首,內容為:『此嘉靖時姑蘇錢應龍所刊白氏文集,實源宋槧,與鐵琴銅劍樓舊藏小字宋本大致相符,惟宋本卷末陶記已脫耳。蘭雪堂銅活字本亦與此同源,然雙行排印小注多略,非善本也。日本元和時那波活字本題白氏長慶集,則別有所據矣。』蘭雪堂為明代無錫華堅之堂號,與其叔父華燧之會通館皆以銅活字印刷齊名。蘭雪堂晚於會通館,印書之數亦少於會通館,其最早排印之本即【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及【元氏長慶集六十卷】。那波道圓活字本刊於日本元和四年(1618),吳昌綬於【嘉業堂藏書志】中言『此本凡宋本所有者均無脫佚,其為出於宋本無疑。聞日本此集尚有唐卷子本。今藏大阪某氏。或言此本出於唐卷者,未睹其書,不敢臆斷也』;島田翰則云:『元和戊午秋七月那波道圓活字本,是據狩谷掖齋所藏覆宋本白氏集重刻』;當今日本學者太田次郎認為此本以存於朝鮮之舊編成本為底本,然朝鮮之舊編成本是否為宋本,並無說明。太田次郎還提到,日本於江戶時代以後,【白氏文集】進入以那波古活字本、明馬調元本及和刻本等刊本為中心的時代,18041817年間,幕府還刊行以那波本為底本的官板。在當時流行的【白氏文集】眾多刊本中,那波本以版框寬大、不附訓點、行間有隙以及天地寬裕等特點,在校勘時最適合用來作為記錄各本異同之底本。

那波道圓用來排印此書之銅活字原為朝鮮所制。1596年豐臣秀吉第二次出兵朝鮮時,強行押解數萬朝鮮人至日本耕作,並帶走大量制陶、印刷及刺繡等工匠,使得日本的各種工藝水準大舉提高,當時與印刷工人一同被帶至日本的尚有大量銅活字,即那波排印此書之物也。吳昌綬亦言:『此日本活字本。(活字宋高麗國所制,後為日本所得,慶長、元和間用以印書)。為那波道圓所印,在彼邦幾與五山版並重。』

此書與吾尚有一段小因緣,永年師嘗與吾述及往事,約三十年前,永年師聞上海博古齋收到於省吾雙劍m舊藏一批,其中有桂馥【說文解字義證】之咸豐年間連筠m初刻本,此書當時印數不多,書版刻好不久即毀於太平天國戰火,故流傳極稀,於民國時期書價已幾同宋版。師早聞雙劍m存有此書一部,惜無緣得見,今聞此書流入廠肆甚是興奮。恰博古齋收購人員至西安收書,師向其提出購買此書意願,對方稱不願賣,但可以換書,黃師當即取出此【白氏文集】。博古齋收購人員不知連筠m本【說文解字義證】之珍貴遠超【白氏文集】,反認為嘉靖本之市場價值遠比咸豐本要高,故交換之後,又搭給黃師兩部清代印譜,令師頗感意外。多年後永年師向吾講述此故事時,眉宇間仍有一股抑止不住之快樂。吾當時即想,若此二書再流入市場而被吾得之,將此故事續圓滿,亦可謂書界一段小佳話。天遂人願,三年前此書赫然出現於上海博古齋拍場,吾於圖錄中見此本,食指大動,志在必得。至拍場當日,此書果被吾所得,令吾意外的是書上還有永年師跋語一頁,講明此書版本淵源。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