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楊志雲)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ISO/TC249)第三次會議日前在韓國召開,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日本等14個成員國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圍繞ISO國際標準項目這一主要議題,提交了10個項目會議討論。 會上,中國、韓國、德國、加拿大4國提出了共23個工作項目提案。其中,我國『針灸針』和『人參種子種苗』2項已立項的ISO國際標準提案經會議討論,順利進入委員會草案階段;『艾灸具』、『電針儀』、『煎藥機』、『傳統藥材重金屬限量標準』、『中藥材基本名詞術語』、『中草藥編碼系統』等6個新項目,已進入國際標準的提案階段,將經31個成員國投票表決是否成為ISO國際標準項目;中醫藥基本名詞術語標準和中醫藥術語集構架標準(臨床術語部分)2個項目,將繼續完善再做討論。 隨着中醫藥國際貿易活動日趨頻繁,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成為克服國際技術壁壘、促進中藥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自ISO/TC249成立以來,我國積極參與相關的國際標準化工作,2010年承辦了ISO/TC249第一次會議,2011年參加了在荷蘭召開的第二次會議。目前,我國涉及的國際標準領域涵蓋了中藥材、中藥產品、中醫藥器械、中醫藥信息等方面。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作為ISO/TC249國內技術對口單位,主要職責包括組織中方新工作項目提案的申報、ISO註冊專家審核和申報、技術指導、統籌協調組織專家開展ISO/TC249工作等。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