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帶編號婺州窯瓷片現身古玩城 傳言從文物局流出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6-7 19:07| 發佈者: 山東受學| 查看: 1459| 評論: 0|來自: 錢江晚報

古子城一直是金華的古玩聚集地,每天都有人帶着好奇心到這裏碰運氣,看能不能淘到寶貝。

昨天,一個消息在文物愛好者圈內不脛而走:古子城一家文物店的老闆被警方帶走調查,原因是這家店販賣考古出土的婺州窯陶瓷碎片。

坊間傳言,這批瓷片是文物標本,據稱來自於文物部門,屬於盜賣。

瓷片上標記有『金漢灶y』,歸文物部門所有?

昨天下午,古子城『舊雨樓』文物店門外,圍了一群文物愛好者,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

市民王學惠向記者展示了兩片用報紙包起來的古瓷片。這是前天,他花了20元從舊雨樓買來的。

『我看這些瓷片上面有編號,應該是貨真價實的文物,價格又便宜,就買了。』王學惠說。

兩塊古瓷片都不完整,看得出它們原先的樣子都是一隻碗,釉色和器型都不相同。它們的共同點,則是碗底均有手寫的標記。

在舊雨樓店內,記者看到了滿滿兩麻袋的瓷片,和王學惠買到的一樣,它們都是不完整的殘片,另外,背面都有一行小字標註。

王學惠指着一隻殘碗底部的『金漢灶y』標記告訴記者:『這是考古研究時做的標註,聽這家店的老闆說,是文物局流出來的。』

另一位古玩愛好者林海濱告訴記者,今年年初,這些帶有記號的瓷片就在古子城現身了,『只有舊雨樓有賣,其他地方買不到。』

不過,這些瓷片非常便宜,每塊一般也就十元。讓文物愛好者們想不通的是,即然花了大力氣『從文物局搞出來』,為什麼卻不值錢?

瓷片上的編號確為研究人員所為,但瓷片本身並不值錢

『這個「金漢灶y」,代表出土於金華漢灶窯窯址,「y」則是「窯」的簡寫。』婺州窯傳承人、婺州窯陶瓷研究所所長陳新華說,這樣的標註是考古研究人員常用的記號,『這種標記,我也常做。』

金華漢灶窯是北宋時期產物,窯址在現在的雅畈鎮。

『這樣的標記,表示這塊瓷片是採集的,不是挖掘的。』金華市文物局副研究員趙一新告訴記者,以漢灶窯中層挖掘出土的婺州窯為例,會被標記為『漢y一中』,『一』代表一號窯,『中』代表中層,『這塊瓷片沒有數字也沒有層次標記,是從窯址表面採集而來的。

不過,雖然有標記,但在陳新華看來,類似的婺州窯瓷片只有研究價值,沒有收藏價值,『婺州窯的瓷片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一座小山下面埋的全是碎瓷片。』

相比於五大名窯之冠的汝窯,因為名貴以及稀缺,那裏出土的一塊碎瓷片價值都上萬元,而數量眾多的婺州窯瓷片根本不能和汝窯相提並論,『古子城的價格,差不多就是它們真實身價的反映了。』

文物部門否認這批瓷片是庫存文物

記者了解到,這批在古子城現身的婺州窯瓷片,上面的標記,和文物部門庫存文物使用的是同樣的標記方法。但按照金華市文物局的說法,標記一樣,並不意味着這批瓷片就是從文物部門流出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婺州窯各大窯口相繼被發現,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及碎片。

金華市文物局一位負責人說,由文物部門保管的文物,都是比較完整的,存放在庫房並全部做過登記,『要是真的是我們文物局的文物出現在市場上,那可是出了大事了。』

『價值高的瓷器,我們都存放在侍王府的倉庫裏;而瓷片數量很多,有的被原址保護,還有一些,被研究人員帶回家,用於寫論文和做研究。』這位負責人說。

這次出現在市面上的瓷片,上面有考古標記,很有可能是出自某位研究專家,『這還有待警方調查。』

雖然價值不高,但販賣瓷片屬於違法行為

接到舉報後,金華市公安局婺城分局城東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現場,並將舊雨樓老闆帶回接受調查。

『是不是文物局的東西,不能僅憑貼紙、標記來判斷,我們會進一步調查。』辦案民警說。

『雖然碎瓷片數量眾多,收藏價值不高,但它們毋庸置疑都是文物。』趙一新說,比如金華漢灶窯是縣市級文保單位,出土文物參照三級文物。按照法律規定,只要是販賣正式出土的文物,都是盜賣,『盜賣國家三級文物,將被判刑三年到五年。』

『不過,這批瓷片的來由,為什麼會出現在市面上,買賣究竟是否違法,還要等公安機關的調查結果。』趙一新說。


來源:錢江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