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人民日報挑剔『舌尖』:解說詞有點繞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6-6 23:53|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674|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

摘要: 也是流著口水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喚起前所未有的對美食的熱情,對美食紀錄片的熱情。當然,假如標準更高來看,【舌尖】還是有讓人不滿足的地方,還有未盡的餘地。 與令人垂涎的影像相比,讓人不太滿足 ...
也是流著口水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喚起前所未有的對美食的熱情,對美食紀錄片的熱情。當然,假如標準更高來看,【舌尖】還是有讓人不滿足的地方,還有未盡的餘地。

與令人垂涎的影像相比,讓人不太滿足的是解說詞,有網友這樣用『舌尖體』造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媽媽拿出祖母傳下來的鐵壺,煮了一壺滾燙的水,給正在複習迎考的小明泡一碗熱氣騰騰的鮮蝦魚板面。』這是在調侃片子裡多次出現的表達,『豆腐的出現,改變了大豆的命運』,『全世界只有中文才能闡釋「鮮」的全部涵義』,鮮『成爲中國飲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種境界』,『以江南精緻細膩生活方式著稱的嘉興人,踏實放心的一天,卻是從一個熱騰騰的肉粽子開始的』,這樣的表達,有點繞,有點大,有點不知道在說什麼。

一部紀錄片,假如解說詞會引起注意被單挑出來,無論褒貶,多半可能還是因爲影像敘事或有單薄單一之處。

【舌尖】主要編導曾告訴媒體,自己要拍的絕對不是食物多牛,是做食物的人有多牛,要拍出做食物的人有的驕傲和痛苦。這部紀錄片確實開始嘗試用一種更親切的方式敘事,一個村子,一個家庭,一對兄弟,查干湖冬天捕魚的漁民,陝北農村賣饃饃的老黃夫妻,湖北嘉魚的挖藕兄弟等等,都是很動人的形象,只不過,整個系列看下來,這裡面圍繞食物的故事,還是缺少一點歷史和人生的分量。食物歷史,美食傳承,會沉澱各種社會變遷,折射千姿百態的精神樣貌。冠名以中國的作品,作者必然面對很大的挑戰和挑剔。

前些年英國BBC拍過一部【流行世界的美食】,第一集講冰激凌,這種兒童零食幾十年內從義大利街頭風靡全世界,義大利眾多冰激凌世家幾代傳承人的努力成就了一部冰激凌近代史。片子開頭,是一個上年紀的白帽大廚一邊打蛋一邊說他是這個冰激凌世家第五代傳承人。二戰後到七八十年代再到今天,食物歷史和社會變遷緊密交織。美國導演拍過一部日本國寶級壽司大師小野二郎的紀錄片【壽司之神】,小野是目前世界上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86歲,製作壽司超過55年,這位老人鏡頭裡平靜地說,『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是成功的關鍵,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片中,這樣一位壽司大師帶給兒子們也是傳承人的影響和壓力,父子間微妙的情感,就是對壽司一無所知的人看來,也覺動人。

【舌尖】喚起我們對美食的熱情,也喚起對美食紀錄片的熱情。愛美食,至愛中國美食。舌尖很輕,中國很重,對舌尖系列的第二季第三季,觀眾的期望值不可能不水漲船高――高清晰畫質引誘到要『舔屏幕』的衝動之外,田園牧歌喚起的詩意與傷感之外,圍繞食物的歷史和人生,鏡頭裡應該有更多真實豐富的感動可以言說。

來源:人民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