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遊客在中山陵景區遊覽。張和平攝(人民圖片) 核心提示 11月9日,南京市政府宣布,從今年11月12日起,中山陵陵寢免費向公眾開放。景區如何面對免費開放後可能劇增的參觀者?在因免費開放而減少門票收入後,景區如何維持運營?請看本報報道。 從今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144周年紀念日開始,遊客將可以免費參觀南京中山陵陵寢,而不用再購買80元一張的門票。11月9日,南京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副市長陳剛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 據介紹,此次免費開放的區域為中山陵陵寢,包括博愛廣場、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墓室等。免費開放的時間為每天8時30分到17時,每周一為保養維護文物,不對外開放。 免費開放,順應民意,方便大家緬懷孫中山先生 長期以來,南京市中山陵風景區免費開放一直是南京市民乃至全國人民關心的話題。 陳剛介紹,中山陵陵寢風景區是南京重要的城市『綠肺』和『天然氧吧』,同時也是蜚聲海內外的著名風景名勝區。作為共同資源和共同財富,中山陵陵寢風景區應該由人民所共享、共有、共用。因此,中山陵陵寢免費開放,是順應民意、造福百姓、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 陳剛還說,中山陵陵寢是聯繫兩岸的重要精神紐帶。中山陵陵寢免費開放,能夠方便廣大遊客、海內外友好人士和南京市民緬懷孫中山先生。這對進一步加強國共兩黨合作、擴大兩岸人民交流、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發展都有重大意義。 『之前覺得中山陵的門票有點貴,免費開放以後,有時間我一定會去參觀。』在南京大學就讀的一位澳門學生對記者說,『人文歷史性景點對老百姓免費開放當然是好事。不過,保護工作也一定要跟上,否則大批參觀的人潮將會對歷史景區造成壓力和損害。』 陳剛介紹,玄武湖景區於10月1日已免費開放,中山陵陵寢免費開放後,南京市將把紫金山和玄武湖共同打造成城市的中央公園,而全市100多個公園也將逐步免費開放。 免費後,每天客流限制在1萬人次,節假日控制在2萬人次以內 免費開放後,客流必然會大增。這麼多遊客參觀,如何保持景區的管理和服務水平、保護好文物和生態環境,是中山陵園管理局不可迴避的問題。 據了解,景區將會把平日的客流量控制在1萬人次以內,節假日客流量控制在2萬人次以內。 『遊客到墓室瞻仰和參觀,一個批次要10分鐘左右,平均容量為200人次,一個小時就是1200人次。一天開放10個小時,就要接待1.2萬人次。長期處於這個狀態,不利於文物保護。』中山陵園管理局巡視員史愛玲介紹說,客流限制方案是根據現有的流量和容量計算確定的。 為了控制人數,中山陵園管理局將讓遊客通過現有的檢票口進入核心景區,並在門口設置一個電子計數器自動計數。參觀遊客超過一定的人數之後,管理局就將啟用兩個排隊等候區。 跟『門票經濟』說再見,減收部分主要是由財政補貼 此前中山陵與風景區內的靈谷寺、音樂台三個景點合併售票,門票是80元一張。 『中山陵景區每年的參觀人數在250萬人以上。』中山陵園管理局局長王鵬善介紹,中山陵陵寢免費開放,將減少景區不少收入。 王鵬善稱,在目前的經濟結構當中,門票收入占到整個景區收入的80%以上,是典型的『門票經濟』。免費開放之後,減收部分主要是由市政府財政給予補貼。同時,在確保基本運轉的基礎上,通過一些其他景點的收費和企業增收、節支,以確保今後的服務管理不降低。 據了解,中山陵陵寢免費開放後,風景區內的其他景點仍然實行收費管理:靈谷景區票價為35元/人次,音樂台票價為10元/人次,明孝陵景區維持原票價70元/人次。 此外,有關部門將利用『價格槓桿』,提高停車費用,控制社會車輛進入景區。南京市物價局有關負責人稱,中山陵停車場將由原來的小汽車30分鐘3元提高到6元,大型車30分鐘5元提高到10元。 陳剛介紹,中山陵陵寢目前不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因此未曾享受相應的補貼。目前,南京市正在向有關方面匯報,希望明年能夠把中山陵陵寢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越來越多的重量級景點免費開放,也促使南京的旅遊業界改變經營思路。 一名主管旅遊的政府負責人認為,免費開放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因此,南京要實現旅遊轉型,不管是景區管理者還是旅行社,都應該隨之轉型,擺脫傳統的『門票經濟』。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