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物局昨日透露,壽縣古城牆和鳳陽明中都皇故城,近日正式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兩古城已正式列入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遺名單。
壽縣古城牆,始建於南宋,是保持著明清兩朝風格的州級衙署所在地,也是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七個古代城牆之一,既擁有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也具備防水防洪功能,是具有雙重功能的州級行政建制的城牆。壽縣古城牆現已被列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過多次保護維修,保存狀況良好。 而鳳陽明中都皇故城,是明代洪武二年至洪武八年(1369~1375年),最早營建的國家級都城,是歷史上安徽極其罕見的屬於國家財力投資、國家設計標準的國家行爲的產物,現存的鼓樓台基、皇城午門台基、西華門台基和一段1100多米長的城牆,是明中都規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有大量的遺蹟,具有很高的歷史和科研價值,被列爲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陽明中都皇故城內外的建築布局設計,繼承了宋、元傳統,歷史上,爲後來改建南京和營建北京的藍本提供了直接的實踐經驗。』安徽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張宏明介紹。 張宏明說,江蘇省正牽頭組織『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遺』,已有五省聯合申報六座明清古城牆。『通過對安徽明清古城牆的保存狀況分析,壽縣古城牆和鳳陽明中都皇古城,在建築體量、建築標準、保存狀況及對後世的影響有不可替代性,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文化、科研價值,符合申遺的標準和要求,所以安徽正式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將安徽這兩處古城牆列入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遺的項目名單。』 (合肥晚報-余琛) 來源:中安在線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