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保护知识产权是发展文化产业当务之急 (2)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4-26 13:12| 發佈者: 济世| 查看: 2595| 評論: 0|來自: 光明网-文化频道

摘要:  保护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发展文化产业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第一步的产权和所有权已经明晰,现在所需要的就是进一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产权和所有权是实现配置文 ...
 保护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发展文化产业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第一步的产权和所有权已经明晰,现在所需要的就是进一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产权和所有权是实现配置文化产业物质资源的基础,而保护知识产权则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产权、所有权是对物权的体现,而知识产权则是对人的体现,对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保护知识产权也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有利于激发文化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对劳动的尊重和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实际就是在保护人。 
    只有全社会都尊重知识产权,让文化创意物有所值,才能激发文化进取心和创造力,保护知识产权是以人为本,尊重文化成果,是在激发文化工作者的创造力和文化活力。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外有很多经验可循,英国是全世界率先率先创立专利权并且制定世界第一部专利法的国家,英国当今也处于世界创新性国家前列。英国起初申请专利的目的很简单,即保护一项发明,使它保持新颖。专利给予发明者一定期限的保护期,在此期间,发明者的发明受到保护,其他任何人不得仿冒。
    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英国影响深远,直到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英国依然将创新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而17、18世纪,英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使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对创新的狂热崇拜之中。一本英国刊物称“工程技术的贡献大于战争和外交;它的贡献大于教堂和大学;它的贡献大于抽象的哲学和文学;在改变社会方面,它的贡献大于我们法律所作的贡献……”
    保护知识产权是维系和加强文化固有属性,不断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的先决条件;保护知识产权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挂钩,而是对文化工作者和文化成果的尊重和认同,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劳动;知识产权不应一劳永逸,应有一定时间的保护期限,这样就能推陈出新,既能保证延续性又能创新性;保护知识产权不是在遏制文化产品传播,扼杀基层活力,而是在确定一个规则,使得保护知识产权有章可循,在保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让更多人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成果,不使文化产业出现大起大落,确保文化产业健康良性发展;保护知识产权需要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必须尽快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起一整套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徐立刚
来源:光明网-文化频道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