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消息,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該書全面總結了漢以前醫學成就,它所奠定的醫學理論框架和探究人與自然、疾病之間關係的認知方法,以及它所確立的天人合一、形神一體的養生保健法則,是其後2200多年來東亞地區各國傳統醫學起源與發展的基礎和準繩,時至今日仍然指導著中醫理論的傳承與發展。【黃帝內經】自公元前2世紀形成後,先後以竹簡、縑帛、紙爲載體流傳。本次入選的【黃帝內經】,是元後至元五年(1339)胡氏古林書堂刻本。此本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眾多版本【黃帝內經】中的精品,也是該書目前存世版本中保存最完整的早期版本。 【本草綱目】是一部集中國幾千年天然藥物使用知識和經驗的百科全書式中藥學經典,代表了16世紀以前東亞地區藥物學的發展成就,是世界醫藥學和文化發展的里程碑。該書由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花費畢生精力,歷時27年寫成。本次入選的【本草綱目】,是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金陵胡承龍刻本,現藏於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此本是經過李氏家族親自校訂過的原始刊本,也是後世眾多版本之祖本,存世極少。 我國兩部中華珍貴醫藥典籍【黃帝內經】與【本草綱目】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對於弘揚中醫文化,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兩部古籍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是文化部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精誠合作的成果。 『世界記憶工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發起,旨在對世界範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人類記錄進行搶救和保護。2010年3月,我國申報的【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順利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