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聚焦文化遺產日:文明的守望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6-13 00:00|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651| 評論: 0|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編者按 在全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各地為宣傳文化遺產保護而開展的各種主題活動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各種跡象表明:保護文化遺產,正在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本報記者從各地發回 ...

編者按

在全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各地為宣傳文化遺產保護而開展的各種主題活動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各種跡象表明:保護文化遺產,正在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本報記者從各地發回了相關報道。

據新華社北京611日電 記載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的近二百種珍貴善本典籍和體現傳統文化精髓的數十項非遺項目,在第六個文化遺產日之際在京城集體亮相。

作為北京2011年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活動,中軸線申遺文物工程最吸引市民關注。11日上午,位於北京市南部的永定門南廣場人山人海。

作為天津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之一,611日,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推出【天津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覽】,展覽通過400余幅照片和翔實資料,展示了天津市普查工作的歷程和成果,讓觀眾了解身邊的『國寶』。

奉賢滾燈、烏泥涇紡織技藝、鑼鼓書、青浦田山歌、顧繡、魯庵印泥、瀛洲古調琵琶、石氏傷科、嘉定竹刻……文化遺產日到來之時,上海以電影大片的方式拍攝、再現非遺技藝傳承及其背後故事――系列專題片【上海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熒屏。

在遼寧,眾多市民11日一大早冒雨來到瀋陽市文化活動廣場,了解遼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遼寧省文化廳專門選調了一些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現場展演。高蹺秧歌、瀋陽相聲、二人轉、奉天落子、撫順地秧歌等喜慶熱鬧的節目輪番登場。

廣西11日舉行了『民族團結跟黨走――民俗踩街踏歌行』活動,它以廣西原生態與民歌素材創作、改編的民歌合唱貫穿其中,將馬山會鼓、賓陽彩架、靖西扮台閣、金秀瑤族黃泥歌舞,以及融水蘆笙舞、邕寧女子八音等極具廣西地方民族民俗特色的鼓、舞、樂呈現在觀眾面前。

廣州市第六個文化遺產日的活動在具有百年歷史的大元帥府前啟動,融入了紀念辛亥革命的內容,同時鼓勵市民將綠道游與文物史跡融合,以時尚休閒的生活方式為媒介,讓文化遺產融入百姓生活。

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11日在拉薩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廳長尼瑪次仁介紹,為建立健全西藏非遺保護工作機制,今年1月,西藏自治區同意在自治區群眾藝術館成立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並明確了職責和任務,增加了人員編制。

(參與采寫記者:周瑋、岳瑞芳、周潤健、孫麗萍、鄭茜、杜傑、劉金輝、李克瑤、吳小康、張鶯、黃浩苑、德吉)

中華典籍展現古代非遺風采

本報北京611日電(記者諶強)由文化部主辦、國家圖書館承辦的【冊府琳琅,根脈相承――中華典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日前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文津樓開幕。展覽展示了古代典籍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載,並以分類與編年方式梳理了中國古代書籍雕版的脈絡。

河南:文化遺產重傳承

本報鄭州611日電(記者劉先琴、崔志堅)圍繞我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主題――『文化遺產與美好生活』,河南省文化廳和省文物局從5月下旬開始的一系列活動,突出了公眾參與和理解傳承。在新鄭望京樓考古發掘工地,當地文物考古部門組織百名小學生走進現場;在『鈞窯――柴燒日』活動中,公眾代表現場感受了鈞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在免費開放的文博場館裡,若干件『鎮館之寶』則向群眾講述了『鎮館之寶的故事』。

福建:『文化村官』拍攝非遺故事

本報福州611日電(記者高建進)古樸的大源儺舞、精巧的畲族服飾、火紅的元宵燈會、溫馨的千人宴……在第六個全國『文化遺產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村官的非遺視角攝影展』在福建省博物院舉辦。在這個展覽的徵稿過程中,福建全省近千名農村文化協管員積極參與,共徵集了4000多幅()照片。

寧夏:『一日的提醒,每日的行動』

本報銀川611日電(記者莊電一)『文化遺產日:一日的提醒,每日的行動』,『當代人多些責任,後代人多些財富』……銀川市文化街上今天懸掛的許多橫幅,吸引了過往行人的目光。在距此一街之隔的古建築銀川玉皇閣,自治區文化廳為紀念我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保護文化遺產,正成為許多人的自覺行動。

濟寧:主場城市活動舉行

本報濟寧611日電(記者邢兆遠)太白樓前,『保護文化遺產萬人簽名活動』激情踴躍;古運河岸邊,文化遺產保護小志願者聯盟發出的倡議,情真意切……今天,來自中央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代表,文物部門的專家、學者,與濟寧市的9000名民眾一起,參加了2011年中國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

江西:展示『非遺』保護成果

本報南昌611日電(記者胡曉軍)在全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江西各地紛紛舉辦活動,展示『非遺』保護成果。在千年瓷都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里燃起了太平爐火,並為明代葫蘆窯今年第2窯舉行了盛大的點火復燒儀式;在潯陽名城九江,九江學院為該院『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新館舉行了開館儀式,湖口青陽腔、武寧打鼓歌、瑞昌剪紙等國家級『非遺』在此得到較為全面的展示。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