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主辦、中國美術館承辦,同時也得到全國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大力支持的此次展覽,無疑是各地慶祝建黨90周年活動中引人矚目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是反映黨的光輝歷程的視覺史詩。 走進中國美術館大廳,鋪設在入口正中的紅色地毯,宛如一條莊重而熱情的紅飄帶,引領着參觀者通往各個展廳。此次展覽大規模匯集了以中國美術館館藏為主兼及我國部分重要博物館、美術館和文化機構的近300件藏品,全部是以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為主題的優秀美術創作,這些優秀作品構成了此次展覽激勵人心的主題和恢宏壯觀的風貌。 漫步在這個包括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連環畫、年畫等不同美術品種構成的美術長廊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優秀美術作品都是著名美術家的代表作,其中大量作品是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特別是新中國以來美術創作的經典。一些曾經只是在報紙書籍、期刊雜誌、影視媒體、美術教材中見到過的經典原作,此刻正懸掛在展廳的四壁,以撼人心魄的力量呈現在觀眾眼前。 展覽共分為『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921―1949)』、『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978)』、『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2011)』三個部分,卻又不是簡單按部就班的陳述,而是在每一部分中又分設了不同篇章,形成總主題引領、不同篇章深入展開的結構。如第一部分中的『開天闢地』、『星火燎原』、『中流砥柱』、『全國解放』四個篇章;第二部分中的『開國奠基』、『探索前進』兩個篇章;第三部分中的『新的起點』、『輝煌成就』兩個篇章。 在第一展廳的開始部分,觀眾們欣喜地發現,一些曾經較少展出但非常契合此次展覽主題的作品,如徐悲鴻1949年創作的中國畫【在世界和平大會上聽到南京解放的消息】、張仃1949年創作的宣傳畫【在毛澤東旗幟下前進】、蔣兆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創作的中國畫【毛主席與戲曲名家】等,靜靜地懸掛在牆壁上,那濃烈的時代氣息、鮮明的思想主題、質樸的藝術手法,讓今天的參觀者仍然能感受到同當年一樣的親切感人、真摯熱烈的追求和嚮往。 展覽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以史詩般的丹青畫卷展示出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業績;二是薈萃名家名作展示出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中國美術創作的時代精神;三是以鮮明的主題性和極高的藝術性展示出中國美術在重大主題創作上的學術特色。 與眾多歷史名作和紅色經典一同呈現在參觀者面前的,還有胡偉的綜合材料繪畫【陳獨秀與〖新青年〗】,何紅舟、黃髮祥的油畫【啟航――中共一大會議】,趙建成的中國畫【國共合作――1924・廣州】,王明明、蔡玉水合作的中國畫【刑場上的婚禮】,劉大為、苗再新合作的中國畫【會師井岡――井岡山革命鬥爭】,畢建勛的中國畫【東方紅――楊家嶺1945】,反映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勝利的數幅油畫作品,唐勇力的中國畫【新中國的誕生】,陳堅的油畫【共和國的將帥們】,丁一林的油畫【科學的春天】等近年來在『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產生的一大批當代優秀作品,生動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改革開放以來黨所領導的新的偉大事業,從農村改革、特區建設、城鄉新貌,到抗洪、抗『非典』、抗震救災,從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到北京奧運、上海世博、航天事業,等等,這些作品以新的主題、新的視角、新的感受描繪了色彩斑斕的當代中國氣象,以新的語言形式為黨的歷史作出了多彩的當代敘事。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