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國學者稱發現世界上現存最古老天文觀測儀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27 15:49|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2063|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新社合肥4月27日電 (記者 吳蘭)中新社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石雲里,通過與安徽博物院和阜陽博物館兩年多的合作研究發現,35年前在安徽阜陽西漢汝陰侯夏侯灶墓中出土的 ...
 中新社合肥4月27日電 (記者 吳蘭)中新社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石雲里,通過與安徽博物院和阜陽博物館兩年多的合作研究發現,35年前在安徽阜陽西漢汝陰侯夏侯灶墓中出土的『不知名漆器』為世界上現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確定年代的天文測量儀器。 
  1977年,考古學家在安徽阜陽西漢汝陰侯夏侯灶墓中發掘出大量珍貴文物,其中一件漆器因功能不詳而被稱為『不知名漆器』,另有一對相互重疊的漆器圓盤,學術界一直未能確認其實際功能。
  石雲里教授介紹,同墓出土的兩個漆器圓盤,周圍分別標有周天刻度和二十八宿坐標。此前國外一些學者認為它是星占工具,而國內有人則猜想是赤道式天文觀測儀器,但兩種觀點都缺乏確切證據,原因是大多數學者都忽略了與它們一起出土的一隻結構複雜的『漆盒』。
  石雲里分析,『這個「漆盒」實際上是一個支架。根據計算,在漢代汝陰侯國的地理緯度上,這個支架正好可以把圓盤支撐到當地赤道面內,形成一架赤道式的天文觀測儀器。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圓盤是星占工具的觀點。』
  汝陰侯墓『不知名漆器』的主體為完全對稱並以木鉸鏈連接、可摺疊的兩個部分,每部分各有一個可摺疊的立耳和一個溝槽,槽中各填有一個龍頭狀和兩個刀狀木塊。打開後順着南北方向擺放,利用其北側立耳在正午時投下的影子,就能指示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的到來。
  『這種類型的圭表適用的地理緯度是固定的,而我們的計算則表明,汝陰侯墓圭表的適用緯度恰恰就在漢代長安到汝陰侯國(今安徽阜陽)一帶。』石雲里說。
  石雲里認為,此『不知名漆器』以及相互重疊的漆器圓盤,就是世界上現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確定年代的圭表和赤道式天文測量儀器。他介紹,中國天文儀器上對赤道系統的普遍使用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汝陰侯墓出土的觀星圓盤是這種儀器現存最早、且年代確定的一件實物。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