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草嬰:一生只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9-9 00:00| 發布者: 里人| 查看: 1600| 評論: 0|原作者: 趙蘭英|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有人問:『您長壽又健康的原因是什麼?』草嬰答:『一生只做一件自己喜歡的工作。』 草嬰 向巴金 先生贈送譯作。(本版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華東醫 ...

有人問:『您長壽又健康的原因是什麼?』草嬰答:『一生只做一件自己喜歡的工作。』

草嬰向巴金先生贈送譯作。(本版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華東醫院南樓底層,寬敞的休息室,柔和的燈光,從四壁折射過來,溫溫的。草嬰先生,穿一身藍條病人服,安靜地坐在輪椅上。一年多了,他沒有離開過這家醫院。1923年出生的他,自幼體弱多病,數次遭遇『鬼門關』,但他一次次闖過來了。支撐他闖過難關的是什麼?是他品格造就的執著和堅韌,是他內心充溢的從容和淡定。

俄文是他治病的又一張藥方

1943年,草嬰剛20歲,不幸染上了肺結核。這個病,在當時是要命的。他出生在浙江鎮海,祖上研製的『盛滋記』醬油,曾參加1915年巴拿馬世界博覽會,並與茅台酒、杭州張小泉剪刀一起,獲得金獎。祖父沒有繼承祖業,而是懸壺濟世,在上海坐堂行醫。父親畢業於上海同濟醫學院,曾任寧波鐵路醫院院長,但是,年輕時便受肺結核病的侵擾。草嬰的一個哥哥,在四五歲時因腦膜炎去世,一個姐姐在風華正茂的年齡,被肺結核奪去了生命。高中畢業後,草嬰受『農業救國』思想的影響,報考南通農學院。開學沒幾天,他就患上肺結核病。這對家庭是一個多麼大的打擊。

草嬰本姓盛,名峻峰。草嬰是他1942年發表第一部文學譯作【老人】的筆名。『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嬰喜歡白居易的這首詩,這個筆名伴隨他一生。

休學後,草嬰一方面接受父親的治療,一方面以極高的興致自學俄文。可以說,俄文是他治病的又一張藥方。14歲那年,草嬰考上上海的雷士德工學院附中。這是英國人辦的一所學校,主修英語。可是草嬰不滿足,還想再學一門外語。那個年代的中國,蘇聯是進步、光明的象徵。草嬰看到一些關於蘇聯的通訊報道和文學作品,非常興奮,由此產生強烈願望:學好俄語,把它們翻譯過來,讓更多的人對這個新興的國家有更多的了解,讓我們的人民也不再受苦、受欺壓,過上好日子。

在一次社會活動中,草嬰認識了中共地下黨員姜椿芳。姜椿芳是一個俄文通,知道草嬰在學俄文,便熱情地給予輔導。19418月,上海地下黨和蘇聯塔斯社主辦的【時代】周刊出版,主要登載有關蘇德戰爭的電訊、特寫、通訊、述評及戰爭題材的文藝作品。姜椿芳是這份刊物的實際負責人。那時,上海沒有幾個人懂俄文,姜椿芳就讓草嬰為【時代】翻譯一些稿子。草嬰顯得不自信,姜椿芳鼓勵他:『翻翻就會了,你翻好後,我來校閱。』由此,在姜椿芳這位大翻譯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的指引下,草嬰走上翻譯之路。

肺結核病復發了!這是1952年,草嬰已隨姜椿芳到北京,參加馬恩列斯著作的翻譯工作。可惜,他只能回到上海。草嬰沒有灰心,他的治療方案仍是雙管齊下:服藥加工作。上世紀50年代,是草嬰翻譯的一個高峰時期。那時,『以俄為師』,人們迫切希望了解蘇聯的一切。草嬰翻譯了【蘇聯的戀愛與婚姻】、【企業中的黨工作】等一系列有關蘇聯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的書籍。為幫助人們學習俄語,他還編撰了【俄文文法手冊】,由中華書局1953年出版。

他翻譯的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此刻噴涌而出。他譯的長篇小說【幸福】,影響和感動過許多人。作家王蒙在【王蒙自傳・半生多事】中寫道:『那時我最愛讀的蘇聯小說是【幸福】。』他在1954年翻譯的【諾言】,曾經作為我們中學語文教材入選篇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19558月至10月,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譯文】月刊,連續3期刊登草嬰的譯作【拖拉機站站長和總農藝師】。沒有想到,這部蘇聯文學作品,受到當時的團中央書記胡耀邦的關注。11月,共青團中央發出通知,號召全國青年團員向作品中的女主角娜斯嘉學習。發行數以百萬計的【中國青年】,分兩期刊完這部小說。12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這部小說的單行本。一時間,娜斯嘉成為青年人的偶像。

他的人生信條上有這樣幾個字:心、腦、眼、骨

【一個人的遭遇】、【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復活】、【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在群星璀璨的俄羅斯文學中,草嬰翻譯最多、最喜歡的是托爾斯泰和肖洛霍夫的作品。他說:『我為什麼特別看重肖洛霍夫和托爾斯泰呢?因為我感到,從他們的作品中所反映出來的人道主義的思想、人性的光輝是最強烈的。我感受到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特別需要培養和喚醒人性的光輝。』

然而,『文革』一開始,對肖洛霍夫的批判,各級報紙鋪天蓋地,說他是蘇修文藝的鼻祖、人民的死敵等等。被批判為吹鼓手的草嬰,絲毫不驚慌:你批你的,我信我的。有朋友勸他,把肖洛霍夫和托爾斯泰的原著和一些外文書籍統統銷毀,或者送到廢品回收站去,爭取主動。他卻這樣回答人家:『他們要來銷毀,我沒辦法。但是,我自己絕不會銷毀的。』免不了,他被批鬥、被隔離。

草嬰內心非常堅韌,而且邏輯思維能力很強。什麼事,到了他這裡,誰是、誰非,誰對、誰錯,誰高、誰低,誰輕、誰重,誰先、誰後,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翻譯家傅雷,被扣上『右派』帽子,有關部門讓草嬰寫材料揭發,他一個字沒寫。草嬰後來說:『我當時就這樣想,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壞人呢?他們是對國家有貢獻的人。一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要有良心。我不能昧良心,人家是好人,一定硬說他們是壞人。』在草嬰的人生信條上,有這樣幾個字:心、腦、眼、骨。具體說,心,就是良心。沒有良心,什麼卑鄙無恥的事都做得出。腦,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斷。眼,就是要觀察,明辨是非。骨,就是脊梁,任何時候要挺得直。

1969年夏天,草嬰又面臨一次『鬼門關』。在奉賢農村被強制勞動的草嬰,十二指胃腸大出血,五天五夜滴水不進。後來,他被急送至醫院,胃切去四分之三,才救了回來。1975年,又一場災難降臨。瘦得體重只有90來斤的草嬰,被叫去扛水泥包,一包水泥100來斤。扛了一包又一包,一次,他人還沒站穩,車上的人就把水泥包壓在他的肩上。他只聽到腰背部『喀嚓』一聲,人就昏倒在地。第十二節胸椎壓縮性骨折!他是『牛鬼蛇神』,沒有資格住院,只得回家。躺在木板床上,一動就痛入骨髓。結果,在木板床上吃喝拉撒一年之久,被折斷了的胸椎骨,才癒合起來。這種非人的生活,有幾人能挺過來?

支撐他的,就是內心那份堅韌、那份淡定。他認為,人這一生註定有許多磨難,重要的是要有韌性,挺過去。躺在木板床上,他每天給自己『打氣』:堅持、堅持,一定要渡過難關!人這一生,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工作。基因無法改變,但可以通過鍛煉提高體質。從14歲起,他就騎自行車,直到70歲,外出還是騎車。每天,他堅持打太極拳,堅持跑步,直到80歲,改為散步。

因為不拿工資,沒有級別,這位大翻譯家看病也成問題

很多人知道,巴金是中國作家中唯一不拿工資的專職作家。其實,在翻譯界,還有草嬰、羅稷南、傅雷、滿濤、蘿海,不拿工資,不定級別,不進國家編制,靠翻譯稿費生活。因此,在很長時間,草嬰不享受任何醫療待遇,生病後只能在街道小醫院診治。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的吳邦國知道後,請有關部門解決此事。但是,有關部門的一位負責處理的處長,不知道一位大翻譯家屬於幾級幹部,遲遲不予解決。市委書記芮杏文知道了,大為惱火:一個聞名國內外的翻譯家,看病在街道小醫院,簡直是一個笑話!寧可撤了這個處長的職,也要辦成此事。如此,他的看病問題才解決。

其實,草嬰也有機會成為國家編制人員,並且當官。但是,他放棄了。那是1977年,文學春天來臨之際,上海籌辦上海譯文出版社。那天,市委宣傳部領導來到草嬰家裡,請他出任總編輯。他也有機會,從事外交工作。原中國駐聯合國大使梁於藩、原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原中國駐紐約總領事湯興伯等都是他中學同班同學。

草嬰說:『一個人的一生其實並不很長,所謂人生苦短,講的就是這個意思。能集中你所有精力,在你的一生中做好一件有意義的工作,那就算不錯了。』就是這份淡定、從容,使他內心安靜,不目迷五色心分四處,更不會懷疑和後悔自己的選擇。

放着總編輯位子不坐,草嬰有『私心』:集中時間和精力,系統翻譯托爾斯泰的作品。他說:『我認為是正確的,就把全部精力、時間都放到這上面去,其他事情一律都推掉。從18歲開始,我首先考慮的就是有限的精力、時間,怎麼能夠用到對社會、對人民最有益的工作上面。因此,我對時間的吝嗇,也可以說節約,像猶太人節約金錢一樣。』

整整20年,他埋首於托爾斯泰所描繪的世界裡。他每天早晨6點半起床,早飯後,進入書房,開始工作。親朋好友來訪,他也是坐一會兒,就說:『對不起,我要上班了。』不待人家反應,就自顧自地走進書房。他的長女不幸患上癌症,臥室與草嬰的書房僅一步之遙。一邊是女兒痛苦的呻吟聲,一邊是父親筆頭的沙沙聲。草嬰沒有停筆!老年喪女,草嬰該忍受多大的煎熬?他挺住了。他想,不能因為女兒,影響工作。否則,就是『雙重損失』!正在進行中的【托爾斯泰小說全集】翻譯,是他生命中的另一個孩子!

他翻譯的每個字,都是用心血『嘔』出來的

草嬰嚴謹的翻譯態度在翻譯界有口皆碑。一般翻譯一本書,他先把原作看過幾遍甚至十幾遍,弄懂弄清所有人物關係,所有情節起源,甚至做卡片。比如,【戰爭與和平】中的人物就有559個。草嬰給每個人做一張卡片,姓名、身份、性格特點,與其他人的關係等,一一寫在上面。同時,他還要熟讀有關俄羅斯歷史、哲學、宗教、政治、軍事、風俗等方面的書籍。直到把整部原作理解透了,爛熟於心了,他才動筆翻譯。即便如此,對一個詞、一句話的推敲,他還要反覆多遍,直到滿意為止。在翻譯【一個人的遭遇】時,他還請電影藝術家孫道臨朗讀他的譯稿,聽到不順之處,記下來,而後修改。也許人們不相信,一年365天,草嬰沒有一天不翻譯。12卷本的【托爾斯泰小說全集】,他花了20年的時間!他每天的翻譯速度是:1000字!他的每個字,是用心血『嘔』出來的。

草嬰認為,一個文學翻譯家是原著作者和譯文讀者之間的橋梁,他必須時時刻刻想到他們,對他們負責。他說:『我做了一輩子的翻譯,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成功的經驗。我平生只追求一點,那就是: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一個對自己淡泊的人,往往更受人們的尊重。他獲得過俄羅斯政府頒發的『中俄友誼獎』、『高爾基獎章』,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魯迅文學翻譯彩虹獎』等。在中國文學翻譯史上,他是一面代表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旗幟。

輪椅上的草嬰,有點疲軟,說話輕輕的,但一句是一句,不失幽默。請看幾段記者與他的對話:『您年輕時身體那麼不好,又遭遇那麼多的磨難,今年88歲了。您認為,您長壽又健康的原因是什麼?』答:『我一生只做了一件自己喜歡的工作。』『您認為,您的性格特點是什麼?』答:『我的性格是不太容易被人影響。』『您這一生很不容易,成就也很大。』答:『我稀里糊塗過了一生,傻裡傻氣過了一生。』『您最大幸福是什麼?』指着身邊的妻子,答:『最大幸福是有盛天民。』『哈哈哈……』歡聲笑語,響徹休息大廳。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