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就在清宮穿越劇火爆熒屏的同時,一部漢代『真實』的穿越劇正在上演。2011年初,被拍出2.2億天價的一套漢代玉凳成為當年拍賣市場的『最貴玉器』。這個穿越的不是人而是凳子,時隔一年,隨着玉凳造假者曝光,天價玉凳已經成了笑柄。 在兩會會場之外,中央台記者韓秀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副會長,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會長蘇士澍,蘇士澍表示文物鑑定最終應該上升到立法的層面。春節晚會上,姜昆帶來的相聲【專家指導】,諷刺了一些行業中所謂的專家。在現實中,一套含坐凳的『漢代青黃玉龍鳳紋化妝檯』,去年拍出2.2億元天價,後被質疑為『贗品』。近日,江蘇邳州『造假者』現身自我『揭露』,這位玉器作坊老闆承認玉凳是他做的,不過當時是作為工藝品銷售的,拿了十萬塊錢辛苦費。 作坊老闆:從我手裡出去的,當時我拿了10萬,辛苦錢。 然而,76歲的著名玉器鑑定專家、『漢代玉凳』鑑定者 蘇士澍:文物鑑賞,文物流通這領域裡也是魚目混珠,真專家、真學者不願意出來去講,也不能說二、三流的人就出來就胡說,說了以後也沒有人評判。這樣的話就把這無限的這種炒作,不是以文物的文物價值為最高標準,而是以這個文物能賣多少錢,以它這個為最高標準,這個就錯了。 如何讓這樣一個涉及千萬收藏群體和萬億資金規模的大市場中,如此匪夷所思的鬧劇不再上演,天價鬧劇中折射出的藝術品市場種種頑疾能否根治?全國政協委員蘇士澍表示,這次也帶來了他的提案。 蘇士澍:文物局沒有這方面的一些約束,也沒有條例,今後在這方面要加強,要這樣去做才行,加強管理,而且要立法,現在還達不到立法,起碼先有一些條例,逐漸逐漸有法的概念就成了。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