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書店,你的未來在哪裡?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13 00:00|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749| 評論: 0|原作者: 溫源|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W ・ H ・史密斯是英國一家著名的連鎖書店,旗下的分店有 1000 多家,遍布英國的大城小鎮。該書店其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店,它同時經營文具、圖書、報紙雜誌,目標是做英國最大的文具商、書商和報刊經銷 ...

WH・史密斯是英國一家著名的連鎖書店,旗下的分店有1000多家,遍布英國的大城小鎮。該書店其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店,它同時經營文具、圖書、報紙雜誌,目標是做英國最大的文具商、書商和報刊經銷商。另外,WH・史密斯還在店內銷售電子閱讀器,順帶節省了開發自己平台和設備的巨額投資。如果電子書發展迅速,他們可以順利拓展業務。

誠品書店是台灣著名的大型連鎖書店之一,目前在台灣共有53間分店、兩家兒童館、兩家文具館和五家音樂館。書店每年舉辦約500場演講與展覽,其經營理念是『用書店攻占人心,讓閱讀永遠不打烊』。誠品書店秉持人文、創意、藝術、生活的精神,開業14年來成爲台灣文化提升的指標,更是吸引全球華人遊客的著名旅遊景點。

成功推出『借閱+銷售+會員』商業模式的北京雨楓書館,在遠離價格戰的同時,也牢牢地鎖定了目標客戶――女性。雨楓書館的圖書分類明確:女人寫的書,寫給女人的書以及女人看的書。雨楓書館針對的是25歲到45歲的女性,大部分收入來源於會員卡辦理,會員可以憑藉其年卡的種類享受相應的借閱服務。

核心提示

民營實體書店走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在高昂租金和網絡書店的夾擊下,越來越多的民營書店陷入經營困境,不少國內知名書店都相繼關門倒閉;另一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大城市相比,我國城市書店的數量還遠遠不足,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迅速崛起,未來書店發展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傳統、保守的單一圖書銷售模式日趨萎縮沒落,而那些別具一格、充滿特色、多元化賣書方式卻在慘烈的競爭中勝出。市場正在追問――

鏡頭

『小書店不堪承受狂漲的房租,作爲鼓浪嶼上唯一的人文書店,即將離去。感謝讀者,十年澆灌,臨別依依……』――這是廈門曉風書店關張前豎在店門口告示牌上的一段話,相信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會留下無限唏噓。

衝擊 書店花落知多少

富有特色的實體書店,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更是城市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載體,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然而近幾年來,實體書店大幅度萎縮已是不爭的事實,民營實體書店紛紛倒閉、凋敝的消息不絕於耳,北京第三極書局、北京風入松書店、上海季風書園、『光合作用』書店、廈門曉風書屋等在當地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書店不斷關門歇業或即將倒閉。

前有楓林晚書店、曉風書屋,後有鐵驢書社、文史書店等,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告訴記者,曾經遍布杭州城區的大小民營書店,如今已難覓蹤影。只有國有新華書店憑藉中小學教材發行及品牌、返稅政策等優勢還在經營著。『可如果一個城市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國有新華書店,那就如同一個城市只有高樓大廈一般單調乏味。』

造成全國實體民營書店不斷倒閉或難以爲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閱讀方式開始多樣化,大部分的人逐漸習慣了淺閱讀;而網上書店的低價衝擊和瘋狂擴張,嚴重擠壓了實體書店的市場份額。加之圖書發行業本來就是一個微利的行業,近些年書店房租、人力成本急劇上升,造成書店經營成本過高。』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謝倫燦分析指出。

記者注意到,高漲的房租幾乎成爲所有書店的『致命一擊』。據曉風書屋曾經的老闆許志強介紹,鼓浪嶼的曉風書屋經營有十年之久,每個月的房租爲5000元。而隨著該地區人氣走高,租金也水漲船高,即將到期的租金提升到每個月4萬塊,讓本就小本經營的書店業主再無力承擔。

與此同時,圖書的定價機制使得圖書銷售成爲微利行業。2010年和2009年相比,圖書平均每個印張漲幅不超過3%,而物價上漲水平卻遠遠高於這個數字。很多實體書店在高昂的租金和網絡書店的夾縫中難免淪爲網上書店的『展廳』,很多人都是先在實體書店看書,再去網購。

鏡頭

眼下,不少地方都在致力於打造書香城市,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那些小巧典雅、別具一格,點綴在街區的書店不僅是城市中一道獨特風景,更彰顯出一種生活的態度和方式。留住書店,城市正在行動。

扶持 打造城市文化牌

『書業萎縮、實體書店陷入困境的現狀,直接威脅到知識生產的良性循環,影響「學習型社會」的建立,影響了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蔡奇注意到,不僅越來越多的城市規劃里沒有書店尤其是民營書店的內容,在國家近期統籌的一些文化建設格局中同樣沒有出現書店的身影。『相較於圖書館、博物館,受眾更爲廣泛、作用更爲直接、服務基層群眾更爲便捷的實體書店,受到的關注顯然很不夠。』

實際上,政府扶持書店尤其是中小書店的做法早已是全球慣例:法國政府不僅長期免徵書店所得稅,而且還採用大型書店的稅收『反哺』小書店的做法,以保證國家有足夠的書店總量。加拿大則爲獨立書店購置電腦設備支付一半的費用。德國不僅免徵書店的所得稅,還在增值稅上給予優惠。在日本和韓國,政府制定圖書最低折扣以保護實體書店與網絡書店處於平等的競爭舞台。

我國拯救實體書店的行動也已啟動。20122月,杭州市提出擬每年安排300萬元資金扶持民營書店,並頒布【關於扶持民營書店健康發展的暫行辦法】,這在國內城市中尚屬首例;上海市也出台相關扶持政策,擬出資500萬元定向支持具有專業定位和品牌影響的民營實體書店。這兩個城市在文化建設中的人文堅守,勢必會在全國城市建設中產生一定示範效應。

『在城市規劃中,要爲書店保留一席之地。』蔡奇建議,地方政府應積極協調房地產商與書店的利益關係,一定規模的社區,可保留一定面積的配套用房,專門用於開設書店,採取低租金的方式減輕書店負擔。

『同時國家財政可在公共文化建設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於資助實體書店尤其是民營書店,採取信貸、財政撥款和補貼等方式,扶持實體書店的發展,包括實行免稅或減稅政策。』蔡奇認爲,或者至少使民營書店享受目前新華書店的返稅政策,使民營書店獲得同等的『國民待遇』。

謝倫燦建議,政府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方式應該本著長期、中期、短期目標相結合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採取必要的支持手段,形成有利於行業發展的制度體系,從而保證實體書店的運營滿足居民的文化需求和城市的規劃發展。

近日,新聞出版總署表示,今年底前將出台扶持民營書店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並將國有書店建設納入城市規劃之中。

鏡頭

或許人們不曾想過,幾百年前的古人拋棄竹簡改用紙張時是怎樣依依不捨的心態,但人類文明與科技進步的歷史潮流無法阻擋。正視現實,拋棄傳統的單一賣書方式,實體書店就此拉開轉型的大幕。

轉型 困境中孕育生機

雖然實體書店受到的衝擊愈演愈烈,但不少業內人士相信,未來我國書店數量仍有較大增長空間。統計表明,截至2009年底,倫敦擁有書店2904家,紐約擁有書店7298家,東京擁有書店4715家;北京擁有的書店數量是全國最多的,也只有1800家。『關鍵是書店必須尋求新的生存方法和商業模式,找到與消費者需求的最佳契合點。』

事實上,許多書店已經紛紛尋求轉型『避難』。最常見的是書店『割地出租』,引進咖啡廳、麵包房或者文具店收一點租金。上海書城就先後進駐了星巴克咖啡、眼鏡店等;也有不少書店開始在網絡上開闢銷售平台,如廣州的唐寧書店就建立電子商務網站,以拓寬銷售渠道。

在謝倫燦看來,從賣書到賣『生活』,應該是所有實體書店經營理念轉變的方向。實體書店不僅是融書籍推廣功能、閱讀激發功能、文化休閒功能於一體的文化交流場所,更承擔了一部分社會教化、文化繁榮、文化交流、促進教育的功能。如果還是單靠賣書與網絡書店競爭,民營書店的路只能越走越窄,民營書店應以獨特的文化體驗吸引消費者。

『實體書店不能與網上書店拼低價,需要對顧客群進行細分,實現特色化經營。』謝倫燦說,實體書店不僅要出售書籍,更要開展營銷服務才能與網上書店、電子閱讀相抗衡。對於大型連鎖書店來說,數位化應該是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

以往單一的圖書銷售已難成氣候,拓寬圖書零售的單一模式,多元化發展將是未來實體書店業的唯一出路。

近幾年,一些在頗具經營特色的書店正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我國首家會員制女性書店雨楓書館,以舉辦簽名售書、講座、報告會、評書會等著稱的單向街圖書館,中國第一家本土繪本書店墨盒子繪本書館,專門出售各種名人傳記、家譜知識類叢書的北京家譜傳記書店等就因其獨有的特色服務贏得了消費者青睞,也正在成爲所在地區的文化地標,實現了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書店賣的不僅僅是書,人們可以去那裡消費時尚、消費鄉愁、消費清靜,就像那黃昏時刻的點點燈光,也能帶給城市溫馨美好的感覺。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