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 畫面中,女售貨員先展示了一幅署名『沈鵬』的書法,見暗訪人員未置可否,又拿出另一幅書法,落款處『啟功』二字赫然入目,開價也是『六百』。 據國家版權局版權司副巡視員段玉萍介紹,今年清明節前後,國家版權局對北京琉璃廠文化街、潘家園古玩城等處進行了暗訪,結果顯示,這些地方銷售假書畫的情況相當普遍。 中國美術家協會維權辦主任朱凡說,爲害更烈的是那些『專業的』、『高檔的』造假,生產的贗品已經走出文化街、古玩城,進入畫廊、拍賣會等高端場所,以真品的面目和價格欺世害人。而作者個人打假成本太高,力不從心。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平、中國書法家協會權益保障委員會秘書長章巧貞、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巡視員孫秋霞和來自中國文聯、人民美術出版社、國家工商總局等單位的有關人士認爲,書畫造假行爲嚴重擾亂了藝術品市場秩序,侵害了作者和消費者的權益,甚至在國際上造成不良影響,應儘快建立市場規範,加強監管;同時呼籲成立專門機構,爲個人提供權威的、具有公信力的書畫鑑定服務。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在座談會上說,國家版權局將協調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文化部、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以及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等單位,共同對假冒書畫作品行爲予以嚴厲打擊,聯合查辦擾亂書畫市場秩序的大案要案,斬斷製售假冒書畫作品的利益鏈,追根溯源,深挖幕後違法犯罪團伙,『不能給後代留下一批贗品』。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