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版權局公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徵求意見的最後幾天,計算機中文字體學界及業界共同發出了求救聲音。 『目前國內字體行業盜版猖獗,但計算機中文字庫屬於相對新興的版權保護客體,缺少保護的法律細則,不同法院對字庫侵權案件的判決不統一,甚至相互矛盾,使字庫廠商維權困難。同時,國內專業從事字體設計的人才嚴重缺失,現有設計師年齡偏大,行業發展前景讓人憂慮。』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所長周建寶在當日召開的字體行業【著作權法】修改建議發佈會上說。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樂介紹,目前中國內地計算機字體款數僅有400多款,而日本擁有將近3000款;同為字庫開發公司,美國蒙納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而中國同行還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 孫樂表達了憂慮:『一旦外商進駐內地市場,中國本土字庫企業很可能陷入被擠壓或被吞併的困境,中國人或中國企業甚至要向外國字庫商購買中文字庫。』 會上,字體學會及業界代表提出了明確的修改建議:明確指出『計算機字庫是軟件』,同時在我國現行【著作權法實施細則】第三條第(八)項美術作品定義中增加『字形設計(或稱字形繪畫)』的內容,即:『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字形設計、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字庫業務部總經理張建國表示,該建議的提出主要是針對商用侵權行為,保護行業更好發展,並不會對公眾的利益造成影響。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