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開放大學圖書館你怎麼看?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5-9 00:00| 發布者: 里人| 查看: 1446| 評論: 0|原作者: 郜建星、姚曉丹|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離開校園,你是否會留戀大學圖書館的寧靜有致、書香宜人?你是否想念圖書館午後的陽光與青春的面龐?如今,這個願望即將變成現實。近日,在首都圖書館聯盟成立大會上,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聯盟副主席朱強宣布,北大 ...

離開校園,你是否會留戀大學圖書館的寧靜有致、書香宜人?你是否想念圖書館午後的陽光與青春的面龐?如今,這個願望即將變成現實。近日,在首都圖書館聯盟成立大會上,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聯盟副主席朱強宣布,北大、清華等34家首都高校正在陸續制定圖書館對公眾免費開放實施細則。

消息一出,贏得了不少贊同之聲。但是,讚嘆的背後,也有一些分析認爲『高校資源開放勢必擠占學生的空間,同時,人員管理有難度,書籍損毀等問題不可避免。』而近日媒體的一項調查恰好爲這個分析提供了佐證:北京市已經面向市民開放的88所高校體育場館正設置不同的門檻禁止公眾的腳步,如收取場地門票且價格不菲。

高校資源對外開放是否現實?高校文化資源該如何更好地爲公眾服務?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公眾說――

『贊成高校資源開放,能方便很多有需要的人』

公共資源是否應該向公眾開放?

『我認爲高校開放文化設施是比較現實且必要的。因爲這確實能方便很多有需要的人。』公務員劉君如說。

在稅務局工作的張先生也談道,『高校資源的對外開放是一個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但是肯定要優先學生利益,比如圖書館的書外借數量設一點限制,或者校外人員只能寒暑假借,這樣就能兼顧雙方了。』張先生在工作之餘喜歡運動,他說:『想打籃球、踢足球肯定還是大學體育場好,如果能將這些資源合理的向公眾開放,可以有力地促進全民健身。』

相對公眾的贊同之聲,在大學任教的郭玉風則有些隱憂,『體育設施的開放尚且不易,更何況圖書館。學校里人員管理較爲方便,如果市民都擁進來,一是可能學生的學習用書也借不到了,二是書籍丟失、損毀等情況無法約束。我還是希望政府能多建一些公共圖書館,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

北京理工大學學生殷毓燦說:『高校圖書館和運動場算是公共資源,對社會開放是應該的。』但是她也認爲,高校資源完全開放可能因人流增加而影響學校正常秩序,因此她建議:『錯峰借閱,圖書館最好有個安排,比如每天定兩到三個小時,在學生都上課的時間提供校外借閱,這樣大家的利益都能兼顧。』

高校說――

『支持圖書館對外開放,具體的開放程序和管理方法仍在研究』

對於文化資源的開放,高校的態度又如何呢?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多數大學的館內設施和網球場、籃球場等根據不同情況實行分時段收費政策。而高校圖書館的開放程度則略有差異,實現完全對外開放的只有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幾所高校。以北京郵電大學爲例,讀者只需要繳納200元押金,便可辦理臨時借閱證,外借3本以內圖書。北大、清華、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圖書館也已經開放,但目前圖書只能閱覽和複印,尚不能外借。相關負責人表示,只要市民提供身份證明和單位介紹信就可以辦個簡單手續閱覽圖書。而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學校的圖書館尚未實現開放。

華北電力大學圖書館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很支持圖書館對外開放,但是具體的開放程序和管理方法仍在研究中。現在偶爾有人想進來看書,個別情況是允許的,但大規模對外開放還沒有準備好。』

記者還了解到,大部分首都高校的圖書館都參與了館際互借活動,學生只要提交申請,就可以向聯盟內任意一所圖書館借閱圖書。圖書館聯盟會確保在三天內對申請有回覆,一周內圖書運送到位。

專家說――

『圖書館對外開放是未來的趨勢』

事實上,記者了解到,在國外,高校資源惠及公眾早已先行一步。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市民可以和大學生一樣自由進入大學圖書館查閱資料。而進入美國公立大學圖書館不需要任何證件,持任一公立圖書館的借書證就可借書,某些私立大學聲稱不對外開放,但在實際操作上並不拒絕外人。在日本,大學圖書館向校外開放始於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就有約97%的大學圖書館向社會開放。

而早在2002年,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第二十一條就指出:『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儘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那麼,我國高校的文化資源如何才能擺脫目前的矛盾狀態,走出校園,更好地爲公眾服務呢?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劉松柏認爲,『圖書館對外開放是未來的趨勢,實現資源共享是必然的。』

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館長嚴潮斌告訴記者:『資源共享的同時也要對校外人員增加一些約束,如繳納押金等辦法。而從發展的角度來看,要更好地爲公民服務則必須再增加投入,擴大場地空間,積累文化資源。同時,實體資源與網絡服務的發展要相輔相成,這樣才能夠爲更多人帶來便利。』

北京語言大學圖書館館長劉凱認爲:『我們和國外最大的差距就在於欠缺誠信體系。在很多發達國家,公民只有一個證件號碼――社會保險號,個人做任何事都憑那個號碼,借書也是。如果他有一本書沒有還,他的個人信譽就會受到損害。但在中國,偽造證件多,信譽無法得到保證,圖書館很容易丟書,這樣的風險實在太大。所以要想學習西方,除非我們也有完善的誠信制度。』

而圖書館開放也並不一定都打開大門,電子資源共享也是一種解決途徑。『國外圖書館電子資源很多,公民從網上就能獲得很多想要的電子書刊,所以圖書館的訪客並不是很多。』劉松柏說。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