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探索:觀眾七大新要求,博物館如何應對?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5-18 00:00| 發佈者: 濟世| 查看: 1750| 評論: 0|原作者: 李韻|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5 月 17 日 ,市民在河北省廊坊市博物館參觀。 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攝 自 2008 年初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啟動, 4 年多來,全國已有 1804 個博物館紀念館實現免費開放,年接待 ...

517,市民在河北省廊坊市博物館參觀。 新華社記者 鞏志宏攝

2008年初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啟動,4年多來,全國已有1804個博物館紀念館實現免費開放,年接待觀眾5.2億人次。然而,隨着免費開放的深入開展,社會和公眾對博物館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博物館面臨的挑戰愈發嚴峻了。

放眼全國免費開放的博物館,記者在有限的視野內,發現了滿足觀眾各種新要求的七種頗為有效的應對之策。

要求之一:我們不僅『看熱鬧』,還要『品文化』

●應對

【另類講座】『博苑講壇』是內蒙古博物院依託自身的文物資源優勢、學者專家優勢以及科學研究成果,獨創的社會教育活動。它既不同於學術講座,也區別於論壇,其獨特之處在於,觀眾不僅可以現場聆聽專家精彩的講座,與專家交流互動,還可以自己申請講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除了靜態的講述形式,還結合動態的演示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絢麗多姿的民族歷史文化。這種『另類』的活動,在全國博物館尚屬首例。

●效果

20096月開辦以來,『博苑講壇』已在觀眾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場場座無虛席,有時甚至連臨時座椅都不夠,觀眾只能席地而坐。觀眾們說:『這種活動有深度、有廣度,還有活力;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快樂,我們喜歡參加。』

要求之二:我們想無需遠遊就能看到天下精品

●應對

【借力打力】引進外展來滿足本地區觀眾的需求是各博物館常用招術,浙江省博物館更是技高一籌。

當下,民間收藏日漸繁榮,但絕大多數精品普通觀眾無緣相見。浙江省博積極謀求為社會服務的新途徑,有效調集、整合民間收藏資源,確定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展』的辦展思路,自2006年起推出了『浙江民間收藏精品走進博物館系列特展』,讓民間藏品走進博物館與公眾共享。2011年他們還舉辦了『游心・觀止――2011浙江民間典藏大展』,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效果

為民間藏家辦展這種新模式,是浙江省博對社會資源合理利用的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對於實現民間收藏與國有博物館的優勢互補、加強國有博物館與民間收藏之間的聯絡,有積極的導向和示範意義。

要求之三:你開門時我上班,我有空時你閉門

●應對

【挑燈夜戰】為了讓平時工作繁忙的都市人能夠在休閒的周末晚間走進博物館,走進歷史和文化,從20115月起,在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六,四川博物院特地延長開放時間至晚10點,開創華燈博物館這一全新的工作模式。

華燈博物館十分重視選題,每次都是針對專門主題、專門討論,邀請專家和市民代表一起研究分析,提出工作方案。其中既有古典藝術的賞析,也有專家學者的通俗討論,還有中華傳統禮儀、儀式展示和現場體驗,傳統藝術、手工藝展示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互動以及青少年文化創新體驗活動等。

●效果

如今,華燈博物館業已成為成都市民喜聞樂見的周末文化生活新模式,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市民和各社會團體的關注和熱心參與。市民們普遍反映,這樣的博物館貼心、方便,而且參與性特別強。

目前直接參與活動的觀眾已逾2萬人次。

要求之四:我住在邊遠地區,難有機會進博物館

●應對

【流動展覽】海南省博物館是我國最年輕的省級博物館,迄今還不滿4歲。由於地域偏遠、歷史遺留、經濟欠發達等原因,海南群眾對海南的歷史人文缺乏認識,博物館的認知度也不高。為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教功能,他們從201051起,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環島巡展,足跡遍及全省18個市縣及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行程5000多公裏,吸引觀眾5萬餘人。

四川省博物院的『大篷車』流動博物館則將巡展常態化了,它也成為全國首個成建制的流動博物館。僅2011年,『大篷車』就赴全省各地辦展20次,接待觀眾40余萬人次。

●效果

流動展覽所到之處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尤其是偏遠地區的群眾和少數民族同胞。他們說,省博物館把流動展覽辦到自家門口,實在太好了。聯合國官員在考察四川省博物院『大篷車』流動博物館後指出,要在全世界不發達地區,大力推行這種文化服務模式。

要求之五:博物館的紀念品太雷同,我們想要特色

●應對

【創意設計】免費開放後,上海博物館敏銳地意識到顧客群結構發生的變化,積極應對。他們以館藏資源作為設計源泉,選擇具有觀賞性和實用性的物件為載體,以創新的思維把流行元素融入其中,創意設計出了多品種、系列化的博物館文化產品。2011年,上海博物館紀念品家族又增了661500餘款,包括青銅、瓷器、陶器、玉器、木器、書畫等復仿製品以及生活類、兒童類、服飾類、首飾類等。這些少則幾元、十幾元,多則幾千元、上萬元的紀念品,常讓觀眾愛不釋手。

湖南省博物館更進一步對產品線進行重新設計,除了常規的文物工藝品、紀念品設計銷售,還大膽將創意觸角延伸到了馬王堆養生文化,開發出『馬王堆養生枕』系列、『馬王堆養生香薰』系列產品。

●效果

走進上海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總有一款適合您』,滿足您『把博物館帶回家』的心願。2011年他們的產品銷售近49萬件,銷售額達2650萬元。

湖南省博物館的養生系列,其獨特的養生理念和產品風格,不僅得到觀眾的喜愛,而且受到市場的青睞。

要求之六:我們是微博控、網絡控,我們拒絕落伍

●應對

【玩轉時尚】當下的年輕人對網絡等新媒體青睞有加,因此要吸引年輕人,博物館就必須在傳播上採取更新鮮、更時尚的表達方式。

近年來,各博物館陸續建立官網,設立網上虛擬博物館,有的還開辦了手機導覽。隨着微博的風靡,還有一些博物館開通了官方微博,使博物館與觀眾的交流互動在通暢的同時,更增添了不少情趣。

201110月,蘇州博物館創意策劃了『無線蘇博、無限體驗』的移動智能觀眾導覽項目。只要有智能手機或ipad之類的智能終端,無論在館區還是館外,甚至全世界,都可以輕鬆進入他們的智能平台,通過圖片、文字、語音和聲像,對館藏文物有更多感性的認識。同時,他們還可以為現場觀眾提供互動體驗和及時分享,拉近了觀眾和文物、觀眾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增加了每件文物帶來的現場衝擊力。

而國家博物館除了在講解方面也開展了手機導覽服務外,還較早開通了官方微博。它的小編在每天發送館藏文物圖片的同時,還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文物說明變得靈動、可愛,頗受歡迎。

●效果

一位博友在網上留言:『如果博物館的說明都像國家博物館小編這樣行文有趣生動,帶着大家開心參觀,我願意天天去博物館。』

要求之七:博物館能幫我們社區干點啥?

●應對

【定單服務】福建博物院與社區、學校簽訂共建協議,承諾為共建單位提供服務,開展『文物在我身邊――福建文博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在國內首創了『定單式服務』的先例。

他們將館藏資源製作成通俗易懂的展覽、讀物,免費送入中小學校和居民社區,並根據展覽內容進行問卷調查、徵文比賽與專題講座,搭建出一個博物館教育的外延平台。2011年,他們與福州市108個社區、102所學校簽約,編制並贈送200套展覽、2萬冊文物讀本,舉辦講座91場,並結合臨時展覽、社會話題等開展了多項社教活動。

●效果

定單式服務激發了全社會對文博事業的關注,2011年該館的參觀人數首次突破百萬,創下歷史最高值。觀眾在給他們的信中寫道:『五千年的歷史並不遙遠,「文物在我身邊」活動開展,每個人都有機會穿越時空,俯瞰歷史,了解中華的悠久文明……』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