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紫宮之肅肅兮,集太微之閬閬。命王良掌策駟兮,逾高閣之將將。建罔車之幕幕兮,獵青林之芒芒。彎威弧之拔剌兮,射箜之封狼。觀壁壘於北落兮,伐河鼓之磅。乘天潢之泛泛兮,浮雲漢之湯湯。倚招搖攝提以低徊□流兮,察二紀五緯之綢繆y皇。偃蹇夭矯娩以連卷兮,雜沓叢颯以方驤。磴欒f淚沛以罔象兮,爛漫麗靡藐以迭T。凌驚雷之□磕兮,弄狂電之淫裔。逾g鴻於宕冥兮,貫倒景而高厲。廓蕩蕩其無涯兮,乃今窺乎天外。 這是張衡【思玄賦】中遨遊太空的一段描寫。其中紫宮、太微、高閣、青林、封狼、北落、天潢、招搖、攝提、二紀、五緯等,都是星宿的名稱。但是,張衡游太空的路線,是隨意的,還是有序的?這是一個有關古天文學的有意思的問題。然而,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至今沒有人提出過這樣的問題,更不要說文學研究中了。 五月二十二日,華盛頓大學連永君博士應邀到華東師範大學,講【詩與天文學的融合】。連博士根據西方天文學史的豐富細緻的資料,重新復原了張衡游天的路線,而且,精確到了緯度上下十度之內。近二千年前的偉大文學家在想象世界中奇妙而理性的星際旅行,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即被破解。 連永君,美國華盛頓大學東亞系中國文學博士,美國伯克萊大學電機系博士,海外漢學家中的奇人。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