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日,『秦始皇兵馬俑:永恆的守衛』展覽在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圖爲一名觀眾近距離凝視展品。新華社記者郭 磊攝 進門處的兵馬戰車古色古香,繼而是神秘的『東漢雙獸』,秦始皇兵馬俑惟妙惟肖……在紐西蘭惠靈頓,一件件中國國寶就像駕著『祥雲』穿越時空而來。12月15日,『秦始皇兵馬俑:永恆的守衛』主題展在紐西蘭國家博物館開始對公眾開放,吸引了大量當地民眾前來參觀。 據介紹,此次展覽爲期5個月,展品包括從20餘家博物館挑選的8件兵俑、2件馬俑、2件銅車馬複製品,以及多件西周至漢代的玉石和青銅器。 1986年,兵馬俑第一次在惠靈頓亮相,給很多紐西蘭民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10件秦始皇兵馬俑展品在惠靈頓展出長達5個月,則是第一次。在展覽主策展人萊斯看來,惠靈頓作爲地震多發城市,能舉辦珍貴文物展覽實屬不易,對於紐西蘭觀眾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爲此,博物館特別定製了防震支架,並反覆調試,以確保每一件文物的安全。 中國駐紐西蘭大使吳璽表示,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代表。秦始皇兵馬俑再次來到紐西蘭,是古老的中華文明與紐西蘭現代文明之間一次『穿越千年、跨越萬里』的交流互鑒。紐西蘭國家博物館董事會主席埃文·威廉斯說,中國同紐西蘭人民分享這些重要的文化珍藏,體現了兩國之間長期的友誼。爲了回應這份深情厚誼,博物館專門委託當地藝術家通過館藏的中國物品形象創作了一件藝術品。 此次展覽還將爲當地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作爲2019中國—紐西蘭旅遊年的重頭戲,展覽預計將吸引10萬觀眾,有望給惠靈頓帶來3300萬紐西蘭元(1紐西蘭元約合4.7元人民幣)的收益。紐西蘭經濟發展部長戴維·帕克表示,中國是紐西蘭最重要和增長最快的遊客來源國,也是紐西蘭人第五大旅遊目的地。除了開展自由貿易、合作推動國際機構改革,兩國還可以在旅遊、教育等領域建立起紐帶,增進人民的相互了解。 近年來,紐西蘭與中國的文化聯繫不斷加深。隨著中國—紐西蘭旅遊年的日益臨近,紐西蘭掀起了一股學習中文的熱潮,不僅旅遊從業者的常用短語手冊中加入了中文,還有爲政府工作人員開辦的旅遊商務中文培訓班。 戴維·帕克說,秦始皇兵馬俑是了解中國歷史發展脈絡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希望這個展覽能鼓勵更多紐西蘭人進一步了解中國。』 (本報赴紐西蘭特派記者劉天亮,惠靈頓12月15日電)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